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公司新闻 > 航空资料 >

仪表飞行手册 Instrument Flight Manual

时间:2011-08-28 11:07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航空 点击:


因此飞行员应该在需要最佳外界夜视环境时使用红光。需要查阅地图或读取仪表时,可使用暗淡的白色驾驶舱灯光,尤其是在 IMC条件下。
在看到强光时,任何程度的暗适应都会在几秒内消失,因此在夜视条件下使用灯光时,飞行员应该闭上一只眼睛来保持该眼对暗光的感受性。对于夜间在闪电附近飞行时,应打开驾驶舱灯光,以避免由于突然出现的强光影响夜间视力,出现暂时失明。座舱压力高度高于 5000英尺,吸烟摄入一氧化碳,饮食中缺乏维生素 A或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太阳光下都会引起暗适应能力的减退。
在目视气象条件( VMC)下飞行,飞行员主要依靠眼睛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来完成定
图 1-1魔方图
图 1-2 Sheard的桌子
向。通常视觉线索可以防止来自于其它感知系统的错觉。当不存在这些视觉线索时,比如在 IMC条件下飞行,这些错觉会使飞行员迅速失定向。
纠正这些错觉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认识和了解这些错觉,摆脱这些错觉的干扰,相信飞行仪表并用眼睛来确定飞机的姿态。飞行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掌握仅使用仪表指示来操纵飞机的技能。


1.2.2 耳朵
内耳中有两个主要的部位用于定位,内耳的半规管与耳石器官。参见『图 1-3』半规管用来探测身体的角加速度而耳石器官用来探测线性加速度和重力。半规管包含三条管,这三条管互成直角,每一个代表一个轴:俯仰,横滚以及偏航,如『图 1-4』中所示。管道中充满被称为内淋巴的液体。管道中央为终帽,它是一种凝胶结构,被感觉纤毛包围,位于前庭神经的末梢。正是由于这些纤毛在液体中的移动才使人感觉到运动。每个人两只耳朵里各有一颗耳石,承担着感受头部空间位置变化的任务。当人体摆动头部的时候,耳石可以告知大脑一个位置信息。耳石是一种碳酸钙结晶。耳石的大小只有 20-30微米,这些灰色的微细碳酸性物质,黏附在内耳中的前庭内,主要功能是让人体感应直线加速度。

图 1-3内耳定位图 1-4角加速度和半规管

由于液体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力,耳朵管道中的内淋巴液需要 15到 20秒的时间来达到与管道相同的移动速度。
下面以转弯过程为例来说明其中的原理。首先飞机进行平直飞行时,飞机没有加速度,纤毛直立,身体没有感应到转弯。因此毛细胞的位置与实际感觉相符。
飞机开始转弯时,半规管以及内淋巴液随之开始移动,半规管中的液体逐渐落在加速的半规管旋转速度之后。『图 1-5』这种速度的差异使管道中的液体开始了相对运动。半规管与毛细胞上覆盖的胶质物质与内淋巴液开始以相反的方向移动。

图 1-5角加速度
纤毛开始以与半规管相同的方向进行转弯。此时大脑接收到相关的信号。从而人体得以正确地感应到正在进行的转弯过程。如果接下来的几秒或更长时间内,继续以恒定速率进行转弯,管道内的内淋巴液的移动速度最终会与半规管的旋转速度相同。
如果纤毛不再弯曲,大脑会错误地认为转弯已经停止。因此长时间以恒定速率进行转弯时,不管方向如何纤毛细胞的位置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错觉都会使飞行员感知不到飞机的运动,从而产生飞机没有转弯的错觉。
当飞机回到直线平飞行状态,管道中的内淋巴液暂时以相反方向进行移动。这样大脑根据接受到的信号,错误地认为飞机在向相反方向转弯。飞行员可能会为了修正这种错觉,重新开始转弯,这样可能会将飞机置于失去控制的状态。
耳石器官以相同的方式来探测线性加速度以及重力。与半规管充满内淋巴液不同的是,一层胶质膜,包含类似粉笔成分的结晶体,覆盖着感觉纤毛。当飞行员偏转头部时,感觉纤毛探测到的该偏转,再加上重力作用,这些结晶体的重量使胶质膜开始移动。大脑也随之确定垂直方向上感应到的新位置。加速以及减速都会造成胶质膜以相似的方式进行移动。向前的加速度会造成头部向后仰的错觉。『图 1-6』因此,在起飞以及加速过程中飞行员可能会感觉爬升幅度比正常幅度要大,从而可能采取相应的动作使机头向下。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仪表飞行手册 Instrument Flight Man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