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5 08:47来源: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作者:民航翻译 点击:次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0.124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编 号:AC-91-FS-2015-27 下发日期:2015年6月3日 编制部门:FS 批准人:胡振江 飞行程序 1、目的 为了夯实民用航空安全运行的理论基础,增强机组人员对飞行程序和航空器运行的理解,规范运营人对运行最低标准和超障原则的掌握,与国际通行准则保持一致,特制定本咨询通告。本咨询通告包含了仪表飞行程序的基本准则和一般要素,以及航空器运行程序的基本原则。 本咨询通告可供运营人和制造商参照制定航空器运行程序,并可用于飞行运行相关人员作指导材料和学习参考。 2、适用范围 本咨询通告的使用对象涵盖了飞机制造厂商和飞行运行人员。其中,直接对象是飞行运行人员,基本目标应该是飞行员使用、签派员熟悉、管制员了解。实践中,飞机制造厂商的飞机飞行手册和航空运营人的运行手册更为飞行员、签派员熟知。但如果飞行运行人员能意识到本咨询通告附件ICAO8168号文件《飞行程序》(第一卷)实际上是这些手册的上位准则之一,也就是飞行制造厂商在编制飞行手册的时候,重要的依据就是8168号文件,那对于他们加深对仪表飞行程序执行规则的理解是极有益处的。管制员、航务人员了解飞行程序规则并与空管规则结合起来执行,更有利于运行各方的互相理解,以提高 安全余度。 本咨询通告适用于仪表飞行规则(IFR)的指导;目视飞行规则 (VFR)下航空器驾驶员从驾驶舱目视外界环境,以控制航空器高度和航迹,避免碰撞障碍物和其它航空器,并遵守CCAR-91部目视飞行的规定,不适用于本咨询通告。 3、参考文件 《航空器运行(第一卷飞行程序)》(ICAO 8168号文件) 《航空器的运行》(国际民航公约附件6)4、背景 国际民航组织(ICAO)《航空器运行》(8168号文件)历史十分悠久,自1949年首次发布以来,历经5次重大改版及数十次修订。 由于国际民航运行的复杂性,虽然国际民航公约附件2、6、11、15等在原则上实现了全球的共识,但是在实践中还有很多技术细节需要统一。为此,ICAO颁布了很多文件(Doc)作为建议措施,其中DOC4444和DOC8168在大多数国家被作为国家的技术标准直接使用。因此,我司组织翻译了ICAO 8168号文件第一卷《飞行程序》,并作为本咨询通告的附件。 5、8168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8168号文件分为第一卷《飞行程序》和第二卷《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两个部分。 在1979年,ICAO针对8168进行了重大调整,把飞行程序的运行和设计分为了两个单独的卷。这次修改适应了航空业的发展情况,即技术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对应专业人员职责分工不断细化。 2006年的重要调整是把传统仪表飞行程序和PBN仪表飞行程序分别编成独立的部分。这次修改不但显示两种飞行程序无论在运行还是设计规则上均存在重大差异的特点,也显示出PBN运行的巨大发展,并且考虑到PBN运行未来可能在运行中占有更高的比例。 第一卷《飞行程序》阐述了建议的运行程序以作为飞行运行人员的指导,同时概要提出了第二卷内飞行程序设计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参数,并指明了运行人员,尤其是飞行机组为达到和保持运行中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必须严格遵守公布程序的必要性。 第二卷《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的设计》,是飞行程序设计人员的指导材料,并阐述了为达到安全正常仪表飞行运行必不可少的区域和超障要求。对发布仪表飞行航图的国家、航空公司和组织提供指南,使所有实施仪表飞行程序的机场能统一设计标准。 第一卷和第二卷主要涵盖了仪表飞行程序的使用和设计,即以仪表飞行规则(IFR)为核心,其中的所述目视并非目视飞行规则(VFR),而是IFR中的目视参考段。这些规则与实施何种运行无关,即在CCAR-91、135、121部运行中并无差别。 6、生效日期 本咨询通告自下发之日起生效,并随国际民航组织8168文件的修订而同步修订。 附件:ICAO DOC8168文件第一卷《飞行程序》 Doc 8168 AN/611 航行服务程序 航空器运行 第一卷飞行程序 本版收编了2006年10月30日以前理事会批准的所有修订,并自2006年11月23日起替代DOC 8168第一卷所有以前的版本。 第五版 – 2006 年国际民用航空组织23/11/06修订 各项修订都定期地在《国际民航组织月刊》和每月出版的《国际民航组织出版物和视听培训教材目录增补》中公布,本出版物持有者应进行核查。以下篇幅供记录修订之用。 修订和更正记录 前言(xiii) 第I部分 飞行程序—总则 第1篇 定义、缩略语和计量单位 第1章 定 义 第2章 缩略语和缩写词表 第3章 计量单位 第2篇 基本原理 第1章 一般资料 1.1 总则 1.2 超障余度 1.3 区域 1.4 使用飞行管理系统(FMS)/区域导航(RNAV)设备 第2章 定位点精度 2.1 总则 2.2 交叉定位点 2.3 定位容差因素 2.4 其他类型导航系统的定位容差 2.5 保护区扩散 第3章 转弯区设计 3.1 总则 3.2 转弯参数 3.3 转弯保护区 第3篇 离场程序 第1章 离场程序一般准则 1.1 引言 1.2 运营人责任 1.3 仪表离场程序 1.4 超障余度 1.5 程序设计梯度(PDG) 1.6 超障余度中的辅助点 1.7 雷达引导 第2章 标准仪表离场 2.1 总则 2.2 直线离场 2.3 转弯离场 第3章 全向离场 3.1 总则 3.2 离场起始 3.3 程序设计梯度(PDG) 第4章 公布的离场资料 4.1 总则 4.2 标准仪表离场(SID) 4.3 全向离场 第4篇 进场和进近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