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6-12 20:33来源:投稿 作者:航空
王利亚接任局长之后,又开始了自己一套创新的做法。他以民航的通信导航设备都已使用多年,比较老旧,大部份的性能也达不到民航新的发展需求为由,大规模更换民航空管系统的各类设备,民航空管系统设备的招投标工作每个月都要举办三、五次。短短几年就把整个民航空管系统的设备几乎全部更新,加上一些新建机场、单位添置通信导航设备的费用,所花费的金额据说高达千亿元人民币。
这么大的蛋糕当然要想办法留给自已,民航高层领导釆取了二项得力措施以保证自己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 1. 通过苏兰根掌控的民航总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严格控制空管设备许可证的审核与颁发。只有自己的关联公司或者承诺在民航签到合同后要交合同总额百份之几的公司的产品才有可能获得颁发民航的空管设备许可证;并且严格规定只有拿到空管设备许可证的产品才能在民航销售。这样通过公开立法管制,就在源头上保证了卖进民航的产品都是自己关联公司的产品,或者已经交了“买路钱”的产品,在产品的供应源头先赚上一笔。 2. 能够中标的公司都是自己的关联公司,或者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公司。这样,在产品的供应渠道上再赚上一笔。由于投标的公司都是自己人,投标价格当然比正常的价格要高出很多,中标公司的利润可以用暴利来形容,并没有因为釆取公开投标竞价的方式来釆购设备就大幅降低购买价格,为国家节省了费用。相反,投标程序只是演给公众、和国家纪检部门看的戏,让不明就里的人觉得民航釆购设备都是按照国家的规定,釆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既公正又透明。但如果你不是他们圈内的人,你去试试看有没有可能做得到这种生意。首先,无论你的产品有多好,你都不可能拿得到民航的空管设备许可证,你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就更不用说要中标了。
为了避免形成各关联公司之间的相互竞争、降低中标价格、减少民航高层领导的收益,王利亚的民航空管局还和各关联公司之间达成默契,把全国各地区划分成几块,各关联公司就在自己所分到的势力范围内做生意,以免形成恶性竞争、损害大家的利益。虽然各关联公司也经常会参加自己势力范围之外的投标活动,但那都是为了给所在范围的公司站场,凑足参加投标公司的法定数以免流标、使领导导演的招投标活动的大戏演不下去,最后中标的还会是被领导划分到所在势力范围的关联公司。各关联公司也都心照不宣地相互捧场着,维护着民航空管局领导安排好的市场秩序。
王利亚的民航空管局把全国区域划分给各关联公司的势力范围大致是这样的: 1.东北空管局所管辖的东北地区民航设备主要由东北空管局下属的“沈阳空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供应,多通道语音记录仪主要卖北京东进公司的MDR记录仪、甚高频地空电台主要卖意大利OTE的; 2. 西南空管局所管辖的西南地区民航设备主要由西南空管局领导拥有大量股份的“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大智胜)负责供应,多通道语音记录仪主要卖川大智胜的MDSL记录仪、甚高频地空电台主要卖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