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27 19:56来源:未知 作者:航空网
第二是可持续。必须依靠市场,充分重视市场,这个项目才能够可持续下去。否则我们即使把设施建成了,长期亏损,长期没有客人,或者有大量的客人,远远超出我们原来的规划,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因素。
虹桥枢纽的建设是有经验和教训的。虹桥枢纽运营两年以后,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虹桥枢纽的做得好的七个方面;另一篇是八个遗憾,我这里讲三个最主要的遗憾和未来的教训。一个是设施还是不够紧密,怎么能够把它更加紧密化,我们三个磁悬浮轨道占地面积比较大,旅客步行的距离就长了;其实美国的中央车站是两层的,旅客就可以少走一半路。但是我们做不成,因为地价太便宜了,但是打两层的混凝土成本是很高的;其实我们上海的地价一点也不便宜,不按市场计价,所以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第二个是系统里面很多东西还是做得太复杂了,特别是高架系统,我自己开车还会走错。包括现在运行的时候,那个地方经常会有一些问题。第三个,运营体制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运营体制到今天也没有解决好,虹桥现在很多运营上的问题都是体制造成的,怎样能够把它一体化,原来各种交通方式都有自己的技术上、运营商的要求,但是要把它整合好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在一个楼里光公安局就有五个,民航公安、铁路公安、地铁公安等等,所以需要我们在未来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胡振江: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群新联通在空地联运过程中,对于其他产业各方面,比如说机场、公路、铁路,其他产业会带来哪些价值空间,或者有哪些新生的产业?特别是上海虹桥机场,包括在座的各位,有很多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我们创造的价值不仅仅是空铁联运、城市群价值的体现,其他各个产业是不是也有价值产生呢?
刘武君:这种新的联通对整个区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福音,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一个区域里面的城市群有很多情况下,城市是同构的,产业方面、空间方面等等都是同构的,因为联通不够,没有形成分工。我觉得长三角城市群,包括虹桥枢纽在内的各种设施的建设,这种联通越来越好,所以城市群之间的分工现在也是越来越明确了。这种市场在一个平台上的分工,应该说比我们人为的计划安排好得多。
然后网络相互之间带来的益处也是很多的,比如从虹桥机场来说,我们开通了18条商务快线,这个得益于我们与铁路、高速公路的连接,使周边很多的商务客人能够更方便地利用核心的枢纽机场;对于铁路也是获益的,过去动车组分一等座、二等座,因为长三角区域的距离不长,一等座基本上是坐不满的,商务舱的客人也愿意买一等座的票。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们开始做空铁联运研究的时候,上海铁路局是不积极的,甚至东航刚开始也不是很积极。 但是现在这几年做下来,他们已经甩开我们,他们两家非常积极,自己对接了非常多,235列铁路都挂上了航班号。所以在对接的时候,这种分工协作市场合理性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