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产品创新:市场导向的多种交通方式的高效衔接

时间:2017-05-27 19:56来源:未知 作者:航空网

  要搞系统的开发,同时要考虑到环境的情况、空气污染的问题等等,建机场,建相互连接的设施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节能的问题、减排的问题等等。
  胡振江:问雅克·福兰先生的问题是,在大巴黎地区,各个机场之间的联通是不是便捷,还存在什么问题?这种联通对于大巴黎地区机场群发挥作用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雅克·福兰:大巴黎地区的互联互通总是一个问题,我们一开始在开发戴高乐机场的过程中,就是一般的互联互通,也就是区域快车,当时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现在建立了一个国际化的互联互通标准,一般20分钟,这是我们的目标,世界上的标准就是20分钟,就要从机场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达这个标准,还要继续努力。
  在大巴黎地区这个项目当中,机场和政府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开发一个新的系统。戴高乐机场的高铁系统现在已经实现了低于20分钟,15分钟就可以到达城里,到巴黎市内和其他的火车站也是非常快捷的。
 
 
 

 
储呈平 
  各位代表上午好,我觉得组织方今天做对了一个很重要的事,也是一个大的进步,就是请我们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和铁路规划院的同志来讲综合交通、空铁联运,为什么?昨天讲的都是地方政府、民航的行政部门、航空公司、机场,离开了规划设计等专业部门的意见讲这个东西,有的时候是讲不下去的,从源头上面就讲不下去。
  我想讲的核心观点,我们对交通,当然包括民航、包括铁路,我们过去讲得最多的是先导型、基础型产业定位,我觉得在这个场合,在相当一部分场合,我们应该讲主要交通方式,特别是整个大交通,应该定位为网络型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谈任何东西,要从网络的效应来谈对具体问题的认识,我们如果就一个机场,就一个交通方式的连接来谈综合交通,也是谈不下去的。所以说我再重复一遍,交通是网络型基础设施,过去几乎很少有人来谈这个问题,这是我讲的核心观点。
  我主要讲四个观点,第一个就是在城市群里面,大型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国际大都市,资源的聚集效应是巨大的;与此对应,机场群里面的国际枢纽包括大型枢纽,聚集效应也是巨大的。我过去总是讲一个观点,在民航行业,如果讲今天的供给侧改革、结构调整,不谈大型网络航空公司,不谈枢纽机场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可能是谈不下去的。
  我这么说,主要是想说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讨论综合交通,不要泛泛地谈。刚才铁路部门的同志也给我提出一个问题,说难道小机场也要谈铁路的问题吗?讲得特别好。我们干民航的,包括地方政府的同志,我觉得现在218个机场,我们眼前把前30位、前20位的大型枢纽机场整明白了,民航的事也就整明白了,也就是我们一定要在城市群也罢、民航的结构调整也罢,应该大量地倡导、推动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建立以机场为核心的城郊型的综合交通枢纽。道理很简单,就像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在西客站建不了,在北京南站也不太可能。
  第二个观点,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也已经意识到综合交通的作用,但是我觉得现在在认识问题上面,当然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和基础,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城市与机场便捷的交通问题,但是我认为还是停留在把一条铁路从城市建到机场之间的水平。我认为仅仅有这个是不够的,特大型城市的枢纽机场在考虑综合交通的时候,首先要把机场置于综合交通体系,特别是铁路的整个网络体系里面去考虑;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个,还停留在我们的交通只是解决机场和城区之间的问题,今天的首都机场疏散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尤其是大型机场,要解决疏的问题,一定要置于综合交通,包括综合交通的铁路整个网络体系里面去考虑问题,这是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各种交通方式各有特长、各有优势。从具体的角度讲,民航具有长距离的优势;与此对应,相对应民航,铁路实际上是民航的支线,铁路部门的同志可能不爱听,但是在铁路的交通方式方面,我认为放在全球化背景下,我认为铁路就是民航的支线。如果我是搞航空工作的,如果我在河南工作,如果我是地方政府,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好好地把铁路枢纽的资源通过连接方式连接到郑州新郑机场,我是航空公司,马上开几条国际航线,铁路是我的支线。
  第四个观点,要解决空铁联运,包括综合枢纽,要从根本上解决五个一体化融合问题。一就是规划设计,也就是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融合;二是设备,包括安全保障的一体化问题;三是服务和产品的一体化问题;我前两天到上海出差,虹桥机场取消了好几个航班,铁路和民航的时刻问题都没有解决,代码共享都解决不了,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有信息一体化与融合问题。
  四是包括标准,包括相关的一体化的问题,小到集装箱,大到服务流程,包括服务标准的一体化融合问题。五是通关环境,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胡振江:市场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国在铁路规划建设方面应该更多的趋于市场,而不是政府。从我们机场建设集团这边,储书记对这些观点有什么想法和自己的见解?
  储呈平:我今天讲的这个核心观点也是有顾虑的,刚才铁路部门的同志也讲过,长期在人们的印象里面铁路是铁老大,不但是运输整体的规模,包括投资;还有一个就是在我们现有的各种交通方式分割的情况下,有的时候很难解决我们刚才讲的这些问题。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产品创新:市场导向的多种交通方式的高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