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0 20:19来源:无人机 作者:中国航空
|
蜂群个体的运动原则 战术将军5000英里长的“螺丝刀”。在无人机作战过程中,高级指挥员有能力在5000英里之外实施越级指挥,因此被喻为手握5000英里长的“螺丝刀”,一竿子插到底。参加伊拉克作战的一名美军营长举例说:在一次战斗中,先后有一位上将、两位中将、一位少将对其部队的部署指指点点,这些人肩上扛着的将星共有12颗。这些将军被称为“战术将军”。 一位四星上将花两个多小时观看从前方传回来的视频画面,然后下达命令,指示要投多大当量的弹药,投到什么地方。一位特种作战部队的上尉带领小分队追击从一次突袭中逃脱的一名伊拉克叛乱分子时,军衔高出四级的一位准将,在旅指挥所里通过无线电直接和他联络,通过观看 “捕食者”无人机传回的图像,下达部队部署的命令,甚至指挥到每一位士兵的部署。一位将军坐在有空调的指挥大厅内观看视频,看到基层军官军服不整,敞开衬衫,取下头盔,他就通过无线电把下级批评了一通。殊不知执行任务的部队当时正在山区作战,天气太热,不得已而为之。 微观管理与事事请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远在千里之外的将军直接介入战场的例子屡见不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应当这么做。遥控战争时代的将军们必须准确地判断,何时应亲自干预?何时可以下放指挥权,授权基层部队自主行动?如果将军做了战地指挥官份内的事,那么将军的工作又由谁来做?中下级军官无法解决本该将军把握的宏观战略和方针政策问题。 令战地指挥官悲哀的是,将军们总是认为下级没有很好地理解指挥意图,但谁能比指挥官本人更好地理解他的意图呢?于是越级干扰指挥的痼疾在微观层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军们总是高地估计其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能力,越来越希望亲自监控战场的情况,致使战地指挥官事无巨细均要请示,就像小孩做什么事都要问妈妈一 样,我可以这样做吗?(Mother may I ?),这对下一代指挥官的成长很不利。 有一个极端管理的例子。“乌鸦”无人机操作员发现武装分子正在路边安放一枚简易爆炸装置,他向长官报告所发现的危险,请求立即打击,但长官在显示屏上分辨不清楚武装分子,一再要求降低无人机的盘旋高度,最后士兵操控无人机 直接撞到了武装分子胸部,双方同归于尽,然后向上级报告:长官,这下子您看清楚了吧! 任务式指挥 (mission command)与启发式控制(enlightned control)。机器人技术使传统指挥体制的金字塔架构面临瓦解的危险,结构的中上层消失了,因此更有必要提倡任务式指挥(mission command)。任务式指挥的基本原则是:明确的意图,共同的理解,充分的信任;符合纪 律的主动性,使用任务式指令,承收经过慎重考虑的风险。指挥官应向儿童足球队的教练学习,不需要全面掌控每个人的行动路线或动作,只需 明确各队员的位置与职责,防止小孩乱哄哄地去抢球,而没有人守球门。 启发式控制(enlightened control)或开明的控制,其基本指导思想与任务式指挥有类似之处。它强调高层指挥官只需设定大的目标和大的计划,命令应足够简洁,然后让聪明的参谋、军官们列出详细的计划,并对形势做出自己的判 断,据此采取行动。将军们向现场指挥官下达的指示不要太多,不要以为没有自己,部队什么任 务也完成不了,向低级指挥官放权是为了实现整体上灵活高效的控制。启发式控制应以监督为主,控制为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