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戴浩:无人机系统的指挥控制

时间:2018-11-20 20:19来源:无人机 作者:中国航空

反恐战争中使用最多的无人机有两种。“捕食者”使用合成材料制造,没有驾驶舱,仅重500公斤,飞行高度达8000米,可连续飞行24小时。在2005-2006年一年时间内,“捕食者”执行任务2000余次,飞行时间达3万多小时。“全球鹰”原是U-2侦察机的替身,身长12米,飞行高度达2万公里,可连续自主飞行35小时。此外,还有“影子”、“乌鸦”、“黄蜂”等小型无人机。到2008年,约5300多架各型无人机参加了伊拉克战争,几乎是有人驾驶的飞机数量的2倍。

 “捕食者”无人机

在威胁多元、复杂和危险的背景下,人成为防御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而无人机适合在枯燥、肮脏、危险的(3D,Dull, Dirty, Dangerous)条件下工作,可以拯救士兵的生命。随着OODA周期的缩短,人的体力智力日显不足,士兵长期从事同一任务,体力上、心理上都会难以为继,飞行员驾机10小时以上就会感到精疲力竭,效率低下。而无人机在射击精度、速度、平稳度方面都高人一筹,不需要补给和休息,还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或新技能的灌输。机器人心无旁骛,永远忠诚,没有嫉妒心;轻伤不下火线,后发制人,无需保存自己,一心消灭敌人,无人机阵亡后,不必发抚恤金。无人机可以不间断地飞行20/30小时,由于技术进步(如GPS与无人系统的整合),成本降低,无人机现已成为美军的抢手货。现在美国军方要在申请开发一项有人系统时,首先要证明机器人武器为什么不能满足其要求。

继国家主体对发动战争的垄断被打破后,人类主体对参战力量的垄断也开始被打破,机器人成了战斗的生力军。机器人战争又称“影子战争”或“暗战”。“reachback”可译为“后援行动”(翻成“前伸--收回”或“前进-后退”是不妥的,它与回送不是同一意思)。无人机操作员位于远离战场千里之外的内华达州空军训练基地。

“察打一体”催生了C4KISR概念,但非正规战争的最大挑战在于“发现和锁定”(F2,Finding and Fixing),而不是最终的打击。举两个例子。

无人机提供的“空中之眼”或“上帝之眼”可以实施不间断的监视。例如追杀“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头目扎卡维时,情报发现他经常要请教一位教士的意见,于是美军出动无人机24小时监控这名教士,最后发现他去一间农舍与扎卡维会面。这次行动跟踪监视共花费 600多小时,而投弹仅为10分钟。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戴浩:无人机系统的指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