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自从有了它,空管管制员的保障压力小多了

时间:2020-08-03 18:39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项目组组长广州技术保障中心主任翟凯带研发团队在三亚空管站进近管制现场调研

  根深本固,源远流长。项目组扎根空管一线,以空管设备应用技术实验室为平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研发,打造了一支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项目组研发人员均为80、90后的硕士研究生,朝气蓬勃、技术精湛,有参与过技术援疆的首届空管榜样,有编写过被民航局空管局乃至ICAO采纳的技术规范的民航空管系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也有代表中国民航在ICAO 监视会议上宣读论文的空管安全先进个人。就是这样一支高素质队伍克服了时间紧、技术难、任务重等难题,在短短的三年间,完成两个S模式相关项目的前期研究、需求分析、数据测试、系统开发、科研验收、技术评估、推广应用等工作,蹄疾步稳、高质高效推动了项目在中南各现场的应用实施,确保该项目在实际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组组长广州技术保障中心主任翟凯带研发团队在湛江空管站进行系统实时前的现场调研。(本文图片由中南空管局提供)

  “时间紧、任务重,实施过程中,系统肯定会暴露很多问题,管制现场一旦出现紧急任务,我们立即就要赶赴现场,披星戴月不稀奇,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90后研发人员钟晓伟在回忆系统推广过程时感慨道,“但是我不觉得辛苦,因为我们的团队很有凝聚力,也很温暖,比如超哥,他会以身作则,主动承担最难的任务,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作出了表率,身处这样的团队,我既提高了能力也收获了友谊。”钟晓伟提及的“超哥”就是项目核心研发人员陈强超,他参与了S模式空地协同预警系统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深知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要有信心和决心,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陈强超坚定地说道。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项目组成员们满怀科学报国的热情,秉承着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坚持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作风,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空管发展事业,勇担重任,在民航科学前沿孜孜求索,不断取得突破,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安全为首、效率引领、智慧构建、协同发展。中南空管局以安全运行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人才队伍为基础,持续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器,奋力为建设空管行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南智慧”。(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黄思怡、毛韵、钟晓伟、唐伟盛)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自从有了它,空管管制员的保障压力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