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自从有了它,空管管制员的保障压力小多了

时间:2020-08-03 18:39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告警提示、目标态势、S模式下行信息以及席位操作等数据具有宝贵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改善管制工作习惯、揭示空域结构短板、发现管制运行风险等领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用的业务参考。利用局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开展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工作,进而取得较好的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组组长广州技术保障中心主任翟凯带研发团队在2020年6月中南空管局科技项目技术评价会完成指令中期冲突预警项目评价。

  通过前期的分析评估,中南空管局党委高度重视,认为S模式空地协同预警系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成立了专题研究领导小组,指导战略发展部、通信导航监视部、安全管理部、空中交通管制部及管制中心协助技术保障中心推进该系统的研发及应用。经过一系列的稳定性测试、技术评估和安全评估,鉴于该系统在管制工作中已发挥的切实作用和未来的应用前景,局党委决定在中南地区范围内推广应用,为管制现场工作优化设备资源,满足管制运行中的实际业务需求。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下好的“先手棋”

  中期冲突预警是空管安全预警技术领域公认的难题。经过20多年的研究,该课题仍是世界各国空管专家研究的热点。根据飞机航行的特点,预测时间越长,可变因素越多,中期预测比短期预测难;飞行高度越低,飞机的速度、航向变化越频繁,中低空轨迹预测比高空难。“至今为止,只有极少数型号的空管自动化系统中具备中期冲突预警功能,并且适用空域仅限于高空空域,未能覆盖终端区等飞行态势更复杂的空域。”项目研发人员唐伟盛这样分析着。随着航班量的持续增长,安全压力增大,中期冲突预警功能的必要性日益增加。




  2016年,研发团队陈强超和唐伟盛援助新疆做好自动化系统过度工作。

  中南空管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敢为人先,早在2013年就布局S模式新技术和基于航迹运行的研究应用,作出战略性安排,集合精锐力量成立项目组,在关键点、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力求尽早突破。2016年,中南空管局承担的“中国民航S模式应用与实施规划”项目通过验收,在为中国民航规划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培养了技术力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随后,项目组在三年时间内相继攻克了S模式全链条能力测试、四维航迹预测、冲突预警模型、中低空机动飞行动力学模型及实时意图识别等技术难题,并且在半年时间内,利用中南空域近百万个航班数据,进行了十几轮的测试、验证和优化工作,最终成功研制了适用于全空域的中期冲突预警功能。该功能目前集成于S模式空地协同预警系统中,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中南空管局在空管安全预警技术领域成为了领跑者,在民航科技创新领域成为了开拓者,在国际民航业为中国创造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2019年12月,中期冲突预警功能模块在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上线试运行,至2020年7月,完成了中南地区主要管制现场的推广应用,根据管制用户的反馈,系统运行稳定、参数适应性强、告警实时有效、能较好地提升管制现场运行安全水平。中南空管局抓住空管行业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了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夯实了民航强国建设的根基。

  敢挑重担的科技创新“排头兵”

  S模式空地协同预警系统是我局创新性拓展的典型应用之一,系统从设想到成型到成熟经历了反复研究、修改、调试和优化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努力构建一流智慧人才队伍,真情服务于项目开展实施,是保证该项目顺利从启动到部署应用的源动力。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自从有了它,空管管制员的保障压力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