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27 19:57来源:未知 作者:航空网
从坏处来讲,东航、南航可以选择珠三角、长三角作为基地,但是国泰只能选择在香港。所以航空公司在地区发展方面有很多角度来考量,珠三角地区有很大的优势,双枢纽有很多地区做不到的优势。 张李佳蕙:不用担心,开开心心的,昨天和今天的讨论会也让我听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对我们都有很好的方向指引和启发,我回去会跟香港的同事们一起研究。再说珠三角地区,我相信合作是大于竞争的。 刘鲁颂:上海是国内第一个一市两场运行的城市,在浦东机场投入运行之初也有一个定位,浦东机场专注于国际航班,虹桥机场专注于国内、短程航班。但是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变化,浦东机场也有短途航班,虹桥机场也有国际伙伴,这样一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一市两场是普通关系更好,还是特殊管理为好?怎么样使它更好地协同起来? 吴建融:上海的城市定位有六大核心功能,航空枢纽是其中之一。所以上海在考虑所有的跟城市功能有关的问题,都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的,首先是着眼于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其次着眼于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在这个视角下再考虑城市本身的定位。上海一市两场机场格局的形成,本身有航空需求产生的影响;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又受地面交通布局的限制和空域资源的限制。 在这两个限制条件下,满足这种需求,做两个机场的安排是合理的,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这两个机场在形成以后,在早期定位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总的来讲我觉得这个定位还是正确的。事实上我们在两场运行之初,准确地说是浦东以国际为主的枢纽机场,虹桥是以国内为主的点对点机场。这个定位运行到今天已经将近20年时间了,总的来看这个定位是基本准确的。 当然有一些遗憾,就是在实现这个定位的过程中,我们地面交通的协同做得还有点差距,空域资源的使用和管理也有点差距。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步认识到的,这些问题我相信大概在2020年左右,能够把这些问题解决得更好。 刚才您提到两场的统一管理问题,包括城市的所谓双枢纽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前几天我去了浦东新机场的建设现场,我就在想一个问题,这个新机场是正好建在河北的土地和北京土地的交界处。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把北京的土地划给河北,对北京的经济城市社会影响有没有影响?如果把这块土地划给河北,北京就不是一市两场呢? 我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显然这个所谓双枢纽问题也好,包括一市两场的问题也好,实际上都是在城市群视角下去看的,是一个更大区域的布局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本身不是一个双枢纽和一主一辅的问题,而是每一个机场目标市场定位是不是合理的问题。 至于统一管理还是分头管理,就城市群的机场而言,统一管理有统一管理的好处,分头管理也有分头管理的长处。我打一个比方,长三角城市群从目前来判是中国发展的最好的城市群,是不是建立一个华东区城市群节发展得更好呢?不一定。事实上统一管理很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分头管理也是如此。主要的问题是在战略上和定位上能够很好地协同,在运行的机制上是各有优势的,这个大概就是我的观点。 刘鲁颂:你刚才提到统一管理有统一管理的好处,但是也有它的毛病;分头管理也有分头管理的好处,也有它的问题,成不成功看具体情况,上海、江苏、浙江可能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可能上海市更加积极。华东管理局的蒋怀宇局长也积极地推进3+1的协调机制,不管是统一管理还是分头管理,这种协调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吴建融董事长,你能不能讲一讲你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吴建融:就我们长三角而言,城市协同的机制已经有20多年了,主要是解决城市在合作、分工和协同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说我们曾经遇到地面交通的问题,我们曾经也遇到过资格证书相互认证、开放市场的问题。在这个机制上,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强有力的、比较有效的机制,每年长三角的领导人要会面一次,把长三角讨论的大问题定下来;然后在第二个层面,由常务副省长、副市长;然后第三个层面是专业的工作组,最下面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协同。 机场的协同机制是这个协同之间的一个问题,目前民航华东管理局和上海市政府交通委牵头组织的这个机制,也正准备把这个机制纳入到长三角大的协同中间去。当然要把这个协同转化为一个具体的推进,可能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刘鲁颂:刚才吴董事长说统一管理有统一管理的好处,分头管理有分头管理的好处,但是我知道广东机场管理集团的朱前鸿先生是狂热的统一管理者,他一直在谋求广东省机场集团的统一管理,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出国不多,但是考察的视野遍布了欧美日韩,对各地机场群集中统一管理很有体会,请你讲讲这方面的一些情况。 朱前鸿:就我们珠三角机场群的打造来看,我个人认为这个机场群的打造必然不同于全球任何一个机场群的打造。为什么这么讲呢?首先珠三角机场群是广东省内五个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珠海、惠州、佛山机场;从大珠三角的范围来看,广东省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所以从环境来看是必然有别于世界其他城市或者地区,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地区,居然有三个顶级的大城市。一个是广州,去年经济总量达到了2.04万亿人民币;深圳的经济总量1.93万亿人民币;香港的经济总量也是在2万亿左右,这在全球的版图上来看,要找第二个地区估计也有点难度。所以说广州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打造,必然有别于其他地方,这是我的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打造,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2006年10月,香港机场托管了珠海机场,当时珠海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是80万;从2007年开始,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104万,2016年613万,十年平均增长21.8%;澳门机场2007年550万,2016年613万,增长了2.1%;广州机场2007年3096万人次,2016年是5973万人次,平均增长7.6%;香港机场2007年旅客吞吐量4778万人次,2016年7052万人次,增长率4.4%。 大家可以看到,珠三角机场群都实现了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在大家的担忧当中发展的,也是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中实现发展的。大家都在担心,珠三角那么多机场怎么发展?我们看,从走过的路来看,都实现了发展,而且实现了很好的发展。 刘鲁颂:这种情况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这是一个协同发展的结果吗? 朱前鸿:肯定是有一定竞争的,如果说没有一点竞争,没有一点矛盾,就违反这个世界的发展规律了,有竞争是好事,就像刚才讲到的香港机场托管珠海来讲,对我们来讲就是一个好事。为什么珠海机场会找香港机场合作,而不找我们合作呢?我们就要对十年前的经营理念进行思考,有竞争、有忧虑是好事,我们古人有一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