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与飞机制造业携手共进实现民航强国
时间:2021-06-19 09:15来源:飞行邦 作者:航空
作者顾胜勤
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业内对于民航与飞机制造业的关注点泾水分明,飞机制造关注点在建造,民航关注点在使用。这种认知以前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今天显得滞后。如今,无论我们认识与否,互联网与大数据已经把民航与飞机制造融为一体。民航要实现民航强国离不开飞机制造业,需要它的加持,它是实现民航强国的引擎。飞机制造业同样离不开民航,只有融入民航才能成功,没有国内民航的支撑飞机制造业难以发展与壮大,两者携手共进才能实现民航强国。
一、实现民航强国是历史赋予民航与飞机制造业的使命
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百年未有之的大变局历史时期,这次肆虐全球的疫情加速推进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更。从全球治理体系、投资贸易体系、发展模式、科技颠覆、地缘政治等都已处于剧烈动荡的大变局中。正如基辛格博士所言,新冠疫情将永久改变世界秩序。面对动荡的世界格局,民航与飞机制造业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共进实现民航强国。
1、世界动荡的大变局赋予民航与飞机制造业实现民航强国的使命
疫情带来世界政治与经济板块断裂,历史赐予民航与飞机制造业极佳的时机窗口,使得两者有机会携手共进实现民航强国的使命。
其一,从世界格局来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尤其是西方国家疫情形势更加严峻,航空运输业惨不忍睹、大型商用飞机市场、航空公司与机场运营等遭受重创一地鸡毛。波音与空客也没有逃出厄运,裁员与飞机减产成为他们主要的议事日程。空客公司宣布强制性裁员,最迟在2021年夏季之前削减1.5万名员工的计划;波音公司已计划推迟生产777X飞机,空客公司则宣布大幅削减A350宽体飞机产量,将其从2020年4月份的9.5架降到了6架。屋漏偏逢连夜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全球客运量要到2024年左右才会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民用航空制造业也是如此,预计在2024年左右才能恢复疫情前发展水平。反观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复苏独占鳌头,飞机制造业能否抓住机遇崛起,突破波音与空客在航空市场垄断地位,在国内与国际航空领域有一席之地;民航如何实现从单一航空运输强国走向多领域民航强国,在国际航空运输领域具有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具有话语权等等,这些都是历史赋予两者的使命。
其二,从国内来看,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格局。目前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实现双循环战略离不开航空运输,而航空运输的发展又把民航与飞机制造业紧密融合在一起。就飞机制造业而言,能够制造性价比强的飞机是硬道理,如何进一步提升飞机的安全性、舒适性、绿色与智能化程度,如何减少用户的维护成本等等,这些都是历史赋予飞机制造业的使命。另外,在物联网的形势下,万物相连,时间与速度成为物流的核心点,飞机制造商应该把开发新型货机提到议事日程来(包括通用飞机),提前布局好国内货运航空市场,提升国产货机的占有率。作为民航,在国际客运需求萎靡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疫情稳定,旅游复苏的契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内市场需要,做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同时加快大数据与智慧化的建设,提升旅客与货主方便快捷,让旅客出行具有幸福感,实现民航发展为人民的理念等等,这是历史赋予民航的使命。
2、巨大的国内航空市场需求是民航与飞机制造业实现民航强国使命的助推剂
随着中国对疫情有效的控制,社会经济出现强劲的跳跃式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国民经济强劲的发展激发了航空市场的需求,有力地推动民航与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其一,民航客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人口有14亿,但目前航空人口只有3亿多,市场潜力巨大;人均出行次数我国只有0.47人次,是美国(2.48人次)的1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0.87人次。从人口出行次数看,不要与美国相比,只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0.87人次,就是现在需求的倍数。如果按照民航的发展规划,要让95%的县级地区和95%的人口享受到民航的服务,这更是难以想象庞大的市场需求。另外,预计我国将会在2025年左右步入高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将实现翻倍增长,将从现在的4亿将扩大到8亿,相当于两个美国人口,这不仅仅是需求数量巨大的增加,更是需求质量的提升。这些巨大的航空市场需求无疑给飞机制造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战略机遇。据预测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仅中国国内航空市场就要接收将近5500架新机,总价值更是高达6700亿美元。可见,国内巨大的航空市场需求成为推动民航与飞机制造业实现民航强国的助推剂。
其二,航空物流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航空物流未来发展前景诱人。从宏观层面上,中国经济制造强国与贸易对于航空物流的发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最近联合国官网发表署名文章题为“中国:贸易巨人的崛起”。文章指出,过去25年间,中国从占全球贸易不到1%的“边缘人”迅速崛起为当仁不让的“贸易巨人”。文章尤其肯定了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基石作用。根据列出的数据,2020年中国全球出口比重提升至接近15%,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美国。从微观行业层面上看,物流行业发展强劲势头不减。据中物联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2020年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累计达到300.1万亿元,累计增长3.5%。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物流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物流企业景气指数回升,企业活力持续增强,新增就业超百万人等等,这些迹象表明物流已经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毋庸置疑,制造强国与物流行业强劲的发展给航空物流带来巨大发展潜力与机遇。民航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企业,充分利用航空物流快捷的特点推动物流联运,向更高价值、更快集散、更加智能的方式转变。尤其是冷链物流,随着城市居民对生鲜食品的需求以及市场对温度敏感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据百睿智库(BR)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50亿。这些巨大的航空物流市场需求也给飞机制造带来了机遇,这是一块待开发的土地,有待于飞机制造商来深耕与挖掘。
二、民航与飞机制造业紧密融合携手共进是实现民航强国的最佳途径
|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民航与飞机制造业携手共进实现民航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