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17 16:42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中国航空
不断深化精准监管理念,从微观监管向宏观监管、从盯人盯事向盯组织盯系统、从侧重技术监管向侧重治理体系监管转变。 建立了涵盖供给侧和需求侧双方面的信用管理体系。 建立企业法定自查制度,强化民航单位主体责任,依法督促企业自律,有效减少了问题发生。 创新非现场监管,通过远程视听资料、图文、电子数据等方式进行执法检查。 四、坚持以系统观念指导法治工作 采用“贯穿式”方式提高审查的系统性,并推广至民航其他业务关联性较强的规章上。 规划行业监管模式改革,确定了试点、试用、推广的工作节奏,稳步推进监管改革工作。 五、坚持法治思维,以法治方式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民航局党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民航各项工作。 全球率先停飞737Max系列飞机,依法维护旅客安全权益; 依法依职责向香港国泰航空发出重大安全风险警示并采取有力措施; 依法依职责向香港国泰航空发出重大安全风险警示并采取有力措施; 依法激活了休眠30多年的有关第一入境点机场的法条,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调整入境城市的系列文件。 02、“十三五”期间民航行业信息化建设 “十三五”期间,民航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推进民航公共云服务、新一代空管基础设施、智慧机场、民航互联网+行动计划、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成果丰硕,为民航持续安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下面主要介绍四方面内容。 一是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民航局以建设智慧政务、实践智慧监管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已基本形成符合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要求的民航政务信息化体系。 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已成为民航行政管理、行业监管的新常态。 统一规范执法程序和法律文书格式。 全面运用飞行员云执照系统,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使用飞行员电子执照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