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疫情中惊艳全球的冷战“空中巨兽”,中国该接盘吗?

时间:2020-05-11 10:27来源:石江月防务观察,作者:石江月 作者:中国航空


  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运输各种医疗抗疫物资,成为各国政府最重视的事情之一。而大型运输机则成为各国争相租赁的“香饽饽”。

  当地时间5月1日,加拿大魁北克省租用安-225运输机装载数吨从中国采购的医疗物资抵达蒙特利尔机场。仅自4月13日起,这架 “空中巨无霸”已经5次飞抵中国天津机场,分别为5国运送大量医疗防护物资。目前安-225的“档期”已排到5月中旬。


 


  即便一个小时的租金高达12万美元,但由于它的运载量巨大,许多国家宁愿排队也要等待租用安-225。不久前,这种运输机一周内两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一周内运载货物最多的运输机飞机。

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人环游世界,只为一睹一架特定的“网红”飞机。这不是什么实验性的飞机,甚至也不是什么花哨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这是诞生于冷战时期的“空中巨兽”——世界上最大的超级运输机,也是现存唯一的一架——安-225“梦幻”( Mriya)。

  一、为什么需要一架更大的飞机

  所有这些成群结队的飞机爱好者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安-225是一架与众不同的运输机,作为目前全球范围运力最强的运输机,其可运载的货物可以用“非典型”来形容,包括巨型涡轮机、整列铁路机车、即食食品……整个军队。安-225每年也只进行几次飞行。

  但是,当时的苏联为什么需要这么大的飞机呢?答案很简单:火箭。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苏联面临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它的火箭太庞大了。

  作为对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的回应,莫斯科把它的太空梦想寄托在了新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和“能源”号超级火箭的肩上。但是,这种新型太空硬件的巨大身躯,无法与现有的基础设施相适应,无法将其运送到距离最近海港数千英里的拜科努尔(Baikonur)航天发射场。

  苏联领导人考虑了每一种可以想到的交通方式,包括超大规模的公路汽车运输,甚至是搞一列特殊的铁路列车。但现实的选择很快缩小到航空运输,但现有的苏联飞机几乎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运载这么大的载荷。

  当时,全新的米-26直升机可以调运26吨重的货物,但在一次试飞中,一个轻微的湍流导致模拟货物发生了不祥的钟摆摆动。


 

  相反,苏联工程师首先考虑的是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由1982年首次飞行的安-124“鲁斯兰”号运输机搭载。但是,基辅的安东诺夫设计局(Antonov Design Bureau)的初步研究很快表明,即使是部分组装好的“暴风雪”号以及它背上的火箭部件,也会扰乱飞机巨大的垂直稳定器周围的气流。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议在已经很庞大的安-124“鲁斯兰”机身上加宽7米——但后来发现这还不够。

  随着改造安-124“鲁斯兰”的计划陷入僵局,莫斯科开始考虑建造更大的运输机。这架巨大的飞机就像安-124一样,但是打了“类固醇”。这个项目以代号“Article-400”而闻名,这是对“鲁斯兰”最初代号“Article-200”的致敬。

  “Article-400”项目后来就被称为安-225。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安-225可以携带225吨的内部货物(一个满载的“暴风雪”号轨道飞行器重量刚刚超过100吨,它将固定在安-225的机背上)。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疫情中惊艳全球的冷战“空中巨兽”,中国该接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