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02 16:35来源:通航在线 作者:中国通航
针对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短途运输政策不宜一刀切的实际,“框架”保留了很好的政策弹性,允许在特定地区有条件的放开座位数、公里数以及机场的限制。
![]()
据了解,“框架”重新分类通航业务,从不同维度打开通航业务发展空间;“框架”从经营能力与运行能力两个维度对通航进行重新分类,有效解决了安全和经济相互混淆的问题,实现两类管理事项独立管理;“框架”通过模块化管理,为实现通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路径。
“‘框架’为实现通航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统一思路。”郭仁刚表示,对于涉及公众利益、消费者保护、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活动,要以管为主,对其他的要加大放的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框架”扩大了通航机型选择范围,有利于实现工业部门和通航企业的双赢。“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新疆云贵等地区特殊的地理地貌、沿海岛屿开发、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情况,‘框架’在设计中,调整了相关技术标准,放弃最大起飞全重等技术指标,采用座位数与商载并行的办法,让更多的优秀航空器可以进入通航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