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30 18:41来源:亚翔航空 作者:中国航空
基础建设
![]() 要应付中国日益壮大的市场需要充足的基础建设,包括机场、固定运营基地(FBO)和飞机维护、维修及大修(MRO)设施。为此,中国政府把改善国内连通性的法规写进“十三五"规划(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里。“十三五”罗列了2016-2020年间一连串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针,当中包括拓展基础建设,明言将促进航空业发展。当中大部分新定法规都已经实施,例如开放真高3,000米以下的空域,以及简化飞行申请手续。不过在种种政策当中,大部分的努力仍然集中于建设新机场上。
截至2017年7月,北京首都机场、香港国际机场、上海浦东机场以及广州白云机场的客运流量都已经到达了可以承载的顶峰,不仅缺乏泊位,对于公务和通用航空,也缺乏应有的考量。为了应付北京、天津和河北与日俱增的吞吐量,政府的对策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机场每年预计可接待一亿名乘客,为公务和通用航空提供很大的支持。其他正在兴建的机场包括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珠三角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等,同时为商业以及公务航空铺下发展跑道。
至于专门帮助公务航空的,则是一系列的FBO和MRO设施。中国有四家提供综合服务的FBO,包括北京首都公务机有限公司、上海霍克太平洋商务航空中心(“上海霍克太平洋”)、深圳卓怿FBO以及翼通商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此外,中国各地也有好几家地勤服务公司。
|
上一篇:五大公务机维修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