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中国发动机之痛,生不逢时的”歼-13及舰载机改型“

时间:2018-08-27 13:40来源:河东三叔 作者:中国航空

上世纪7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主力歼击机“歼-6”技术水平落后的现实,第三机械工业部(三机部)航空技术研究院(六院)指定,由沈阳飞机设计所(601所)着手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也就是“歼-13”。

“歼-13” 战斗机采用上单翼单发单座布局设计,1972年开始研制,1981年下马,十年怀胎而未果,终究是中国发动机之痛。

研发历史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空军通过研究越战中“F-4”对“米格-17”的作战案例,以实践证明,在大量使用空空导弹的情况下,近距离空战使用机炮格斗仍将存在。在考虑转弯追尾的情况下,速度慢、机体重量轻的飞机将处于优势(重型“F-4”反而不如“米格-17”)。因此,考虑研发装备一款“高机动性”的小型战斗机。

 

“米格-17”击落“F-4”

接下来沈飞(601所)在空军部队调研过程,收到很多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想法建议。

1、高机动性、能装到卡车上的小飞机,以便实施全民皆兵。

2、“空中李向阳”(南昌飞机制造厂“歼-12”方案),强调高机动性、重量轻(4吨左右),要求随时随地能打能战,就像空中游击队,实现全民战斗机的设想。关键是真的造出来了,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歼击机,印证了那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歼-12“歼击机

 

”歼-12“(空中李向阳)

 

错综复杂的研发历程

1971年底,沈飞(601所)以越战空战经验为参考,完成飞机总体方案;

1972年3月12日,沈飞(601年)向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六院)汇报并确定新机命名为“歼-13”;

技术指标如下:

最大速度:不小于2.0马赫;

最大升限:大于18000米;

主要作战高度3000-10000 米;

作战马赫数:0.7~1.5马赫;

最大航程:不带副油箱不小于2000千米,带副油箱不小于3000千米;

起落滑跑距离:500米,起飞重量9吨。

1972年9月26日,六院批复确定该机研制为“二号任务”,并指出“要大力减轻起飞总重,奋争推重比达到或超过1.2,在确保机动性的前提下,争取续航时间比歼-6 有延长”。

 

”歼-13“歼击机模型

 

”歼-13“歼击机模型

“歼13”的机体设计造形有点杂乱,看这段可以不要求记,后面看图,略过也可。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发动机之痛,生不逢时的”歼-13及舰载机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