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2021年民航盈利企业经营状况调研报告: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盈利密码

时间:2022-02-09 21:03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航空


  2021年,在疫情反复波动的影响下,我国民航运输生产不及预期,全年行业亏损达843亿元。然而,在民航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加剧,盈利能力下滑,财务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除三大航空保障企业外,仍有30家机场和5家航空公司实现盈利,甚至实现逆势增长。这些企业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他们为什么能够度过危机,甚至在危机中持续成长,到底做对了什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他们的做法,能否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民航局党组确定的“守底线、稳预期、强基础、挖潜力、提质增效、创新业绩”工作方针、实现2022年全行业扭亏增盈提供有益借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近期以视频方式与这35家企业进行座谈调研、“取经问道”,以期深入了解他们的基本做法,探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民航企业盈利的密码,供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参考。
  在调研中,我们有两个比较强烈的感受,一是尽管这35家企业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基础不同,决定其盈利的直接原因也不尽相同,但面对疫情的冲击,他们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机制均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因时而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从而将疫情的影响化解到最小;二是从经营管理方式的角度看,尽管这35家企业采取的措施大同小异,无非是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但由于他们的措施更加精准、做法更加精细,因此效果更加明显,并且在“细节”上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置身他们的境地,总结他们的做法,我们感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做好民航经营管理这篇文章是一门大学问,在坚持一般意义上的经营管理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法的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疫情下影响民航经营状况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保障因素,才能真正做到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实现减亏增盈。
  一、影响民航经营状况客观因素分析
  民航行业具有重资产、高负债的特点,民航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会随其投资周期和债务周期的变化而大幅波动。受疫情影响,民航企业的投资周期曲线和债务周期曲线会产生“共颤”,从而成为决定企业盈亏的“不可抗力”。例如,疫情下民航企业收入急剧下降,资金流动性变差,从而推高其负债率,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达81.9%,较疫情前上升11.7个百分点,7家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超100%;机场资产负债率为44.1%,较疫情前上升8.2个百分点,这是导致民航企业普遍亏损的重要原因。
  从2021年35家盈利民航企业的情况看,这一特点也十分明显。一是30家盈利机场“老多新少”,大部分机场处于投资周期曲线的后端,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素影响较小。其中,建设投入时间超过20年的有17家,占盈利机场总数的56.7%;介于10年和20年之间的有2家,占盈利机场总数的6.7%;10年以下的有11家,占盈利机场总数的36.6%。二是2021年个别机场恰巧处于债务周期的合理区间,这是其盈利的关键原因。如梧州机场2021年营业收入2021万元,成本费用3602万元,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一次性追回了近几年的航线航班补贴资金的应收账款。
  此外,由于疫情是影响民航经营状况最大的扰动因素,民航企业盈亏与其所在地区和市场范围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密切相关。在疫情期间,中小机场尤其是支线机场的航空市场,受国际航班大量减少和大型枢纽机场业务量严重受创的影响较小。从30家盈利机场旅客吞吐量等级来看(依据2019年数据),呈现明显的“小多大少”特点。其中,千万级机场有5家,占盈利机场总数的16.7%,500-1000万级机场有1家,占盈利机场总数的3.3%,200-500万以下中小机场有7家,占盈利机场总数的23.3%,200万以下机场有17家(100万以下的10家),占盈利机场总数的56.7%。
鉴于投资周期、债务周期和航空市场受疫情影响程度等客观因素对民航经营状况的深刻影响,我们在统筹行业恢复发展、谋求行业减亏增盈过程中,必须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具体应对策略是要做到生产经营、资金
  管理和资产管理紧密结合,短期看要根据国内外疫情演变态势,及时调整航线结构,做到“疫情到,市场调”;中期看要灵活运用信贷工具,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和资金成本,做到“控风险,降负债”;长期看要主动调整企业投资计划和投资周期,做到“轻资产,缓折旧”。
  二、影响民航经营状况主观因素分析
  企业经营管理是在特定约束条件下,按照企业经营目标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生产、营销和控制等行为。在疫情影响下,民航企业经营管理的约束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适时调整其经营目标以及计划、组织、生产、营销和控制行为。2021年,35家盈利民航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灵活性。
  在航空主业方面,他们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三点:
  一是更加注重航线航班的运行品质。动态优化市场结构,合理调整航线航班,将更多运力、时刻和资源投入到高客座率、高载运率、高执行率、高准点率的优质航线航班上。绵阳机场协调藏航、春秋航等航司,加密华东、中南等经济发达、人员密集地区主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削减非热门、过度依赖旅游的航班在本场所占的份额,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8亿元。湛江机场持续加密华东、西南地区等主力客源地的航班,提高了航空主业的风险防抗能力,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2%。遵义新舟机场优化航班布局,适时调整长期客座率不高、补贴高的航线,停飞航空公司运力调整、补贴过高的航线,在全年航线航班补贴同比减少39%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总额同期增加8.3%,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二是更加注重航空物流的发展潜能。部分盈利企业紧抓疫情下货运市场发展的机遇期,利用全货机、包机、腹舱运力、“客改货”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货运市场。厦门机场坚持多措并举,加大境外货运市场的开拓力度,完善疫情期间货运包机服务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动对接保障机制,吸引了30多家航司在厦开通货运业务,新增境外货班达数千班,增收收入上亿元。顺丰航空持续构建“覆盖国内、辐射亚洲、延伸欧美”的航空物流网络,全年运输货量90.1万吨,同比增8%,创收近63亿元,执行国内外航班4.5万班,为服务跨境贸易及构建自主可控的国际供应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圆通航空通过货机引进与航线开辟,积极拓展全球化服务能力,目前业务范围基本覆盖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等地区的重要航点,2021年新开航线19条,实现主营收入16.1亿元,同比增幅36%。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2021年民航盈利企业经营状况调研报告: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盈利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