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1 15:25来源:共青团中央 作者:航空
小题大做地提出了抗议
这件事让宋文骢很受刺激 从那时起,他就悟出一个道理 啃别人嚼过的冷馒头 就只能永远当个可怜的乞丐 中国必须要靠自己研发战机 1970年 宋文骢带着研发战机的梦想 与300多航空设计师从沈阳搬至成都 当时的他们 只有一个代号 611所 带着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研发能跟世界航空强国战机抗衡的歼-9 可与之对应的 却是极端简陋的条件 连住的房子都没有 当时包括宋文骢在内的所有飞机设计人员 带着造先进战斗机的梦想 只得先开始自己盖房子 种水稻、种油菜 甚至还要挑粪施肥 当时的611研究所比车间好不了多少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 宋文骢和他的团队从空白的图纸上 一步步将歼-9设计出来 计算机? 根本不存在 他们仅有一个计算尺 想要造一架领先世界的飞机 这根本就是空想!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第一套带鸭翼的设计模型 开始进行高速风洞试验 试验现场气温很低,寒气逼人 宋文骢亲自进驻现场,实行三班倒 边试验,边画曲线,边分析,边修改 歼-9经过3次上马3次下马 最后还是宣告失败 但,鸭翼布局方案的研究成果 用在了歼-10设计上 如今,我们还能借由这小小歼-9模型 来想像宋文骢们当时的壮志凌云! 歼-9模型 这些不服输的“天才们”没有停下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