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养螺蛳、改马桶……都是虹桥机场的“隐形治水功臣”

时间:2021-03-23 22:03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水不臭了!河变绿了!”说起近几年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水环境变化,广大旅客和机场及驻场单位员工都会纷纷如是点赞。而在看得见的清澈背后,有着许许多多也参与“碧水攻坚战”,却藏在幕后、常人并不能一眼见到的“隐形功臣”:有的是潜在河底的螺蛳,有的是装进水管阀门、雨污水井的探头,有的甚至是航站楼卫生间马桶水箱里的冲水设置改进……它们都是虹桥发力绿色机场建设,治理水环境、节约水资源所不可缺少的拼图。目前,虹桥机场已经消灭了劣V类水体,水质普遍达到IV类或更高——这是2021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来临之际,从虹桥空港社区世界水日环保宣传活动现场传出的信息。

  从螺蛳到黑鱼,生态修复助力机场河告别30年黑臭史

  河面上水波粼粼,绿化、堆石瀑布营造出别致景观,绿头野鸭和白鹅在水里游弋,这是虹桥空港社区世界水日活动现场、机场河(南段)所呈现出的景观,让人很难想象,这条河道曾经有过30余年的黑臭历史。

  虹桥机场的机场河因为早年间的机场施工建设、水系改变,而成为一条断头河,河道的自净能力因此大幅下降,除了雨水补给之外缺乏其他清洁水源,水动力差,河道严重淤积,水体水质存在黑臭、超标等问题。

  从2016年开始,机场河的整治成为虹桥机场改善水环境的一场攻坚战,与外界水系连接困难、黑臭严重的南段更是硬骨头。为了开辟源头活水,机场的河道治理团队选择利用虹桥机场飞行区内、日常收集雨水的调节水池,在沿途单位的支持下,从水池向河道敷设雨水管,为机场河(南段)引入清洁水源。


 



收集雨水的飞行区调节水池

  除了引水之外,重建生态自净能力更是必不可少。“我们从河底开始,种植了能够降解垃圾、并作为底栖动物与食草鱼类食物来源的苦草,又放养了底栖动物螺蛳,作为河道生态的基础,然后放流吃植物和各种排泄物的草鱼、以及捕食小鱼的食肉鱼类黑鱼,再加上鸭和鹅,而螺蛳也能以鱼、鸭、鹅的排泄物为食,避免水体污染,一整个生态体系就搭建了起来,用来帮助水环境修复和治理……”机场能源保障部水环境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再加上底泥清淤、设置可增加河水含氧量的曝气机、定期养护等举措,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机场河(南段)终于旧貌换新颜。


 


机场开展水系清淤作业

 


生态修复后的机场河

 


 


工作人员日常巡查机场河道

  在攻坚机场河(南段)的同时,机场河(北段)也在周边上海市长宁区的积极支持下,连接了附近的市政河道南渔浦支流,同样添上了源头活水,增强了自净能力。虹桥机场还在上海市、长宁区相关方面的指导支持下,牵头空港社区成员单位,对机场河道的沿河排口和雨污混接情况进行调查,完成沿河排口梳理200余处,清查雨污混接情况69处,有效加强了控源截污。

  信息技术助力机场,打造“智慧水务”平台

  如今,在虹桥机场航站楼内,一旦有供水管网出现严重渗漏,负责机场水务的能源部门就能收到布设在管网中的传感器发出的失压报警,收到报警的工作人员即可通过航站楼楼宇自控设备,远程操控阀门,先行关闭漏水管网、避免楼内积水和水资源浪费。这是虹桥机场“智慧水务”平台守护机场水资源、水环境的诸多环节之一。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养螺蛳、改马桶……都是虹桥机场的“隐形治水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