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用“智”找痛点!四川机场集团搭“台”耕“云”全力提升航班正常性

时间:2020-11-17 21:38来源:《中国民航报》 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技术革新对信息化发展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已经毋庸置疑,而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对我国民航信息化的拉动作用也正日益显现。

  长期以来,由于机场运行生产保障链条长、涉及单位多、流程复杂,如何提升航班正常性成为困扰各大机场的难题,成都双流机场也备感苦恼。近年来,四川机场集团从航空运输的全链条着眼,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找准痛点、切入点、落脚点,实现数据化、平台化、云化、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高机场航班正常性。目前,成都双流机场飞机预计到港时间预测精准在正负3分钟以内,航班放行正常率从2017年的82.8%提升至87.7%。




机场航班信息大数据分析

  搭“台”提升航班正常率

  2016年,四川机场集团信息科技部成立。从成立之初,信息科技部就以智慧机场建设为己任。他们梳理痛点,重点从数据的广度(分散程度)、深度(细致程度)、速度(便捷程度)、质量(可用性、正确性、精准性、安全性等)、成本(付出的时间和费用、耗费的物质资源)等五个维度出发,分析评估数据与业务需求、业务改善之间的紧密关系,为构建平台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手持终端设备

  在信息科技部的努力下,机场集团对外接入整合空管的CDM、电子进程单、综合航迹、A-MAN、气象和航空公司的ACARS、ADS-B等航班保障相关数据以及航信有关旅客、行李的数据。对内,机场集团利用1200台手持设备和400台车载设备等业务数字化手段收集、处理、传输、展示实时数据,确保生产指挥者全面掌握机场运行态势。

  近年来,机场集团紧紧抓住航空器进、停、出(机场)这一关键主线,陆续搭建起标准统一、数据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地面信息服务平台、统一配置中心、大数据平台等基础性服务软件平台,以及双流机场运行指挥监管平台(包括机场A-CDM、资源分配、大面积航班延误管理等)、飞行区管理平台、地服公司生产保障综合管理平台(包括智能调度监控、货运、无线站坪等),实现了各类数据的有效整合。

  目前,34个系统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各类代码、机场基础设施资源、航空器等基础信息的标准、管理统一,确保各系统使用的一致性和标准化业务的配置性管理。双流机场指挥和保障双线成功闭环运行,消息纵横贯通、实时传递,航班放行正常率从2017年82.8%左右提升至目前的87.7%。

  用“智”提升生产保障效率

  2019年12月,智能资源分配系统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指挥中心(以下简称“AOC”)试运行,实现了机位、登机口等多种资源的自动分配。参与该系统建设的AOC工作人员赵瑞琦告诉记者,过去,AOC计算航班排序需要人工根据航空公司报告的飞行计划计算,每天耗时至少5个小时。工作人员又要操作,又要监控,工作量很大。有了这套系统,15分钟就能完成。同时,因为系统以全局最优解进行资源全自动分配,考虑得比人工更全面,所以靠桥率更高,对航班的更改率低,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数据显示,该系统试运行以来,不仅机位分配时间由原来的5个小时左右缩短至15分钟,靠桥率也提升了3个百分点,每年增加约200万名旅客使用廊桥进出机场,服务质量提升效果显著。

  在实际运行中,一旦航班出现与计划时间相差10分钟的情况,系统会自动将航班列入临界起飞池,并生成警告,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这时,工作人员会重点关注该航班保障是否正常,及时对相关环节进行干预,请相关单位给予优先保障。赵瑞琦说:“今年暑运期间,成都遭遇多次极端雷暴天气,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这套系统在此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大缓解了工作人员压力。”




自动排班(本文图片由四川机场集团提供)

  此外,机场集团地服公司实现了牵引平台车、客运国际、桥载电源、货运国内配载、货物运输等5个工种的全自动排班和10个工种的人机互动半自动排班。地服工作人员徐伟航介绍,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手持设备都可以按规则即时收到保障任务。拿牵引车司机岗位举例,司机在领受任务后开车进入保障区域,系统中的定位和电子围界功能使得无须人工输入到位、开始和结束的工作时间,由系统自动获取整个推机任务工作保障节点。系统对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进度也实现了可视化管理。目前,排班的自动化使地服公司代理的航班平均保障时长比以往缩短了5分钟,航班正常率达到85%;精准指派人员,提升装载效率13.5%;行李交付达标提升3%;机坪违规行为下降40%。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用“智”找痛点!四川机场集团搭“台”耕“云”全力提升航班正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