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25 10:57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中国航空
不久前,北京应急响应等级从二级下降到三级的时候,海航旗下首都航空延期多日的 “强化三基建设·筑牢安全防线”安全知识竞赛旋即展开。在这场参与重于最终名次的竞赛里,首航的飞行部、运行控制部、维修工程部、客舱与地面服务部、航空安保部、飞行训练管理部、运行标准管理部的骨干航空从业者们济济一堂。在办赛者看来,巩固飞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分享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得到的新经验、新举措才是真正的题中之义。对于首都航空来说,“新常态”下,确保乘客乘机过程中的身体健康未来将和安全飞行置于同等高度。
徐鹰 摄 新常态下如何安全执飞 守规矩也讲人情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航空业普遍损失惨重,但为保障国计民生,空路通畅,带上口罩和护目镜,空乘人员还得上。首都航空客舱经理、鸾凤乘务组的乘务长朱文娟对此就很有感触。 在知识竞赛中,朱文娟谈到自疫情以来,首航坚持每架执飞航班每天全面消毒2次,乘客全体测温2次。虽然因防疫要求,空乘人员要求在飞行中与乘客无接触,但凡事都有例外。
徐鹰 摄 今年4月,在三亚到北京的航班中,有位脑瘫患儿随家属全家返京。在客舱较满的情况下,乘务组动员旅客为小朋友及家属调换座位,为小朋友提供了消毒湿巾,全新的眼罩,耳塞,以及简餐。当时处于疫情攻坚时期,包括头等舱在内,首航一律不再配置相关服务,以避免交叉感染隐患,但乘务组并没有机械执行相关防疫要求,而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想乘客所想。飞机降落后,乘务组还与地勤协调,为小朋友协调到轮椅。朱文娟说,孩子的母亲当场手写感谢信,下飞机时眼眶都是红的,说她家一路艰辛,4个月来一直没法回北京,这是回到北京后感受的第一股暖流。” 疫情无情人有情。朱文娟说,在“新常态”下,让乘客健康乘机,从容不紧张或是未来“安全飞行”需要考虑的新课题。 他们是飞机上的低调男人 但至关重要 《中国机长》这部电影,首都航空曾集体组织观看过。南洋作为首航最早的一批机长,看完后感同身受。 对于乘客来说,空姐往往更令人印象深刻。而实际上,那个在驾驶舱内常常通过机载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机长才是决定航班飞行品质的关键。南洋更是他们当中少数能飞高高原航线的机长。 所谓高高原航线是指飞行在陆地海拔2438米之上的航空线。飞行高高原航线,对飞机、机长都有着更高的要求,飞行难度远大于普通航线。南洋表示:“高高原非常不好飞,在今年疫情最严重的3-4月份,只有首航坚持飞北京-西宁-玉树高高原航线。青藏高原上天气变化无常,首航对口支援玉树航线,因此哪怕在客流很少的情况下,坚持不断飞。
徐鹰 摄 今年4月19日,南洋在执行飞行玉树高高原航线的时候遇到情况,在最终落地环节,需要根据地面塔台提供实时数据判断如何降落。玉树地形复杂,雷雨天气的成速快,移动也快,而且玉树机场在山谷里,在遇到强烈气候条件下,飞机的性能都会有一定衰减,所以判断难度很大。玉树机场一共两条跑道,比如十分钟前的局部气候适合降落这个跑道,十分钟后的气压就变为适合另一条跑道,雨云整体变化极快。南洋同机组根据雨云变化,改了又改,在机场上空盘旋了十几分钟,才安全、平稳落地。 冯岩则是航班里另一位“低调”男士,低调到他就在你身边,你却不知他正在保护客舱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