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中国商飞:从“我造你用”到“以客户为中心”

时间:2020-05-11 13:53来源:看航空 作者:中国航空


  ARJ21项目依据这一理念,在对市场和用户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瘦长航线”“高原运营”“干线级舒适性”“与干线机通用性”“容纳标准集装箱的机身”等为卖点的市场定位。

 

 

  在产品设计方案和客户服务方案的选择上,各邀请20多家航空公司共同研究决定。在研制体系建设中,又提出了“建立市场研究和产品营销体系、完善产品研制体系、创建与国际接轨的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针,强调民机交付是“产品+服务”原则下的服务体系能力建设。邀请民航科研机构和院校参与研制工作,奉行“懂民航事、交民航友、说民航话”的工作原则,提倡“市场需求是我们的动力,乘客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用户盈利是我们的目标,一流服务是我们的承诺”民机研制价值观的转变等。推广“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在全球择优选择系统供应商。这一系列举措,使ARJ21得到用户的认可,让国内民机项目首次在研制初期就有了“启动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4月,我国研制的双发涡桨支线客机新舟60飞机首批2架机交付津巴布韦,成为我国民机开拓国外市场的先行探索者。

 

 

 

  成长:从战略到能力

  2008年5月,黄浦江畔,中国商飞公司挂牌成立,中国商用飞机发展自此有了国家级产业发展主体。此时,市场化发展也明确成为新时期商用飞机发展的国家战略。

  中国商飞公司成立的第二天,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性同经济性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主导同市场机制的关系”,指出“如果不注重经济性,不考虑成本,不考虑舒适性和环保性,造出的飞机缺乏商业竞争力,就不能形成一个有市场竞争力的航空产业”,“航空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如果说在启蒙期,是民机产业界认识到了“国家意志”必须与“市场意识”相结合的话,那么,在中国商飞成立的时候,“国家意志”本身已经包含了“市场意识”了。

 

 

 

 

  2008年7月,在C919大型客机项目论证动员会上,时任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张庆伟就特别强调了“市场观”和“客户观”在民机研制与发展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他说,大飞机的成功和声誉不是造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民机与军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必须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乘客喜不喜欢坐、客户爱不爱用,决定着民机的前途和命运”。由此,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伊始,就将市场营销能力作为公司的六大核心能力加以重点培育。


  2008年10月7日,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民机制造商正视客户服务在确保项目商业成功中的重要作用,认可其在现代航空产业链建设中重要地位的重要举措和标志。


  时任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金壮龙在客服公司成立时曾对媒体表示:“中国民机工业要实现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市场手段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即市场体系、研制体系和客户服务体系。以前的中国航空工业只拥有其中的研制体系,在市场和客户服务方面的积累十分有限,而民机产业想要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完整的民机工业体系。”


  此后,中国商飞公司用“市场观”和“客户观”来指导飞机的研制和营销,比如向航空公司征集设计建议、邀请飞行员来参与飞机的设计、积极参加大型航展、发布市场研究报告等等。而这些努力也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回应,2015年11月2日,C919总装下线时,订单总数已经达到517架。


 

 

  升华:向“以客户为中心”迈进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商飞:从“我造你用”到“以客户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