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这件事,东航做到了

时间:2020-05-06 10:18来源:停机坪 作者:中国航空

 这件事,东航做到了


  曾有人统计过,保障一个航班的正常运行至少需要120人。

  围绕着一架飞机,仅就航空公司而言,在基地机场的航班现场保障环节就有着飞行、 空乘、空保等空勤岗位,以及签派、机务、地服、清洁、航食、分拣、装卸、配载、内场车等等众多地面岗位。

  这还不包括空管、机场安检、护卫、航油、场务、电力、特车、医务等保障人员以及机场公安、消防、海关、边防等驻场人员。

他们就像仪器上的一个个齿轮,唯有紧密合作,才能保证航班运行安全、正点、顺利。

  《中国机长》导演刘伟强曾感慨:“无数部门的无数工作人员才能保障一架飞机顺利起飞、安全落地。如果没拍这个电影,我是完全不知道,原来民航系统这么厉害。我希望观众看完《中国机长》之后,可以意识到,买一张飞机票、去机场、过安检、登机,看起过程简单,其实背后有几千个人在保障着你的安全。”

  然而,由于各岗位间跨单位、跨部门、跨区域、受技术制约等客观条件限制,民航系统无数岗位在合作过程中并不总是尽如人意。

  作为飞行员,或许曾为航班延误却迟迟联系不到保障部门而苦恼愤怒过;

  作为空乘,或许曾为不停的请机长帮忙呼叫各保障部门而心烦意乱过;

  作为地服,或许曾为了转机旅客、轮椅旅客、UM旅客的衔接而疯狂奔跑过;

  作为机务,或许曾为短停来不及准备航材工具保留故障而遭到机组质疑过;

  作为航机员,或许曾为和机组沟通不畅来回加餐延误航班而委屈过;

  作为机组车驾驶员,或许曾因信息不畅而导致晚到、漏接或空跑而纠结过…

  由于各个岗位之间信息不对称,类似这种事情,每天都上演的太多太多。在我十几年飞行生涯里,深深体会到每天跟各部门打交道的困难与麻烦,当我有一个工作保障需求,我不知道本场的哪个人来负责,甚至不知道哪个部门来负责,更不知道目的地机场是谁来与我交接。

  以往,这种事情通常是这样解决的:

  机组打电话给签派,详细诉说情况及需求;签派再打电话联系相关单位,继续传递信息;相关单位再打电话给相关科室,继续说;科室打电话找到那个在一线负责该项工作的人为止。

  而这其中,创造了麻烦,浪费了时间,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传话的游戏大家应该都玩过,你甚至不知道话传到最后变味成什么样,有时候惹得航班延误、沟通误会、旅客不满,每个人都一肚子火,效率低下,事情也没得到解决。而后期追溯责任的时候各单位又容易互相推诿扯皮,惹出更多不愉快。

  很早之前我就想,为什么航空公司或机场不做一款产品,可以让我联系到每一个我想联系的人?如果没有签派来回协调传达信息,各个民航人能不能实现点对点的交流?

  “当我需要你时,我就能找到你。”

  我们曾在几年前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结果并不十分理想。

  近日,东航发布了一个《上海地区MUC航班保障综合平台管理规定》,提出在上海两场使用 MUC平台对东上航航班传递生产指挥信息,实现以机位为核心的航班全流程过程管控。借助MUC平台,各类保障人员能快速准确发布保障信息,及时协调沟通保障需求,提高航班保障效率。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这件事,东航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