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机型不变多装30%防疫物资 东航运控给力包机

时间:2020-04-24 17:43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4月17日,东航一架空客A33E客机,根据外交部、民航局的部署安排,执行“北京-莫斯科”MU7029“客改货”包机,通过客机腹舱运输,将总计90立方米、总重18吨的“健康包”,从北京运抵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把来自祖国的关心送给在俄中国留学人员。通常情况下,该机型腹舱承运类似“健康包”、口罩等货物,只能装载70多立方米,之所以能在MU7029包机上成功多装30%,有赖于东航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防疫运输工作,在运行控制环节持续发力完善,磨练出了一支给力的运行控制中心保障团队,通过精细化、专业化的操作,为防疫运输提升效率。


东航生产指挥中心总经理徐海明(左一)带领团队坚守战“疫”(唐静/摄)


东航重大运输任务保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全力保障防疫航班(唐静/摄)

  “以往,我们对于物资运输的概念多在于强调‘吨’,比如一架飞机的腹舱大致可以装载物资多少吨,但却比较少考虑过‘抛货’的问题。而正因为‘抛货’,‘吨’的概念在这次防疫物资的运输中不再适用了。”东航运控中心党委委员、东航生产指挥中心总经理徐海明如是说。所谓“抛货”, 在物流领域是指那些密度比常见货物低得多、体积大而重量轻的品种,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就是典型的“抛货”。通常情况下,这些货物因为体积与运费成本的关系,很少通过空运完成;但这次的情况迥然不同,抗击疫情既时间紧迫,更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无论是此前以武汉为中心的防疫运输“上半场”,还是当下全球防疫守望相助的“下半场”,摸准防疫物资、特别是“抛货”的运输规律,从而精准调配运力,都是东航运控部门的核心课题之一。

  在战“疫”运输之初,突如其来的变化,也曾经给东航带来过“抛货”造成的意外状况。大年初四,东航运送第二批上海援鄂医疗队赴武汉的时候,便遇到了看似重量有限的物资,体积却过于庞大,远超过原计划单通道机型的腹舱容量。好在东航第一时间迅速反应,运控中心即刻协调各部门更换机型、换机组,将执飞该航班的飞机由空客A321更换为宽体客机空客A330;并依托运控部门与空勤、地勤单位的密切配合,仅用了1个多小时便完成了以往需要4小时以上的机型更换工作,顺利保障了医疗队员和防疫物资同机及时出发。

  此后,在一班班医疗队包机中,东航运控部门对防疫物资运输的把握越来越精准,调配宽体机执飞、除了承运医护人员的包机再额外增调飞机专运随队防疫物资……这些举措,确保了一次次援鄂医疗飞行的有序高效。

  而到了全球防疫的“下半场”,挑战再次扑面而来——当执行洲际防疫物资运输任务时,往往需要一次性承运更大量的物资,此时,宽体机的腹舱也显得有些局促了,本文开头的“北京-莫斯科”包机承运“健康包”便是如此。

  此时,东航运控中心团队再次“变阵”:用货物“打板”取代集装箱,让腹舱空间更高效利用。

  飞机腹舱使用集装箱的优势,是装卸过程更加简易方便,但因为集装箱内部和腹舱与集装箱之间的两轮容积损耗,一架A330系列客机的腹舱,在使用集装箱时的载货空间通常限制在70多立方米,而东航运控中心经过与地服、物流等部门的配合测算后确认,采用将防疫物资固定在专用底板上的“打板”装载方式,虽然装卸速度稍慢,但腹舱装货能增加到90多立方米,在货物体积大、重量轻、任务紧张的国际防疫物资运输中,总效率反而更高一截。因此,精算“打板”、用足腹舱,就成为东航运控中心协调各业务部门、开展防疫物资国际运输时,频频使出的节约空间利器,“北京-莫斯科”MU7029正是得益于此。

  从农历除夕之夜保障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乘坐东航承运的中国民航首班医疗队包机启程,到4月16日东航的最后一班医疗队返程接运包机执行完毕,在长达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东航运控中心团队围绕国内防疫“上半场”,共计保障医疗队包机175班。而在全球守望相助的“下半场”,在莫斯科、在巴黎、在米兰、在纽约、在珀斯、在东京、在首尔、在科伦坡、在万象……在连接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空中之路上,东航运控中心正继续担当好民航央企“中枢神经”的角色,既助力东航的复工复产把握航空物流的市场需求机遇,更让大国凌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航程飞行得更加科学高效、使命必达。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机型不变多装30%防疫物资 东航运控给力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