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3 12:13来源:国际空港信息网 作者:中国航空
除了技术上的难点,还有岗位建设的压力——除冰指挥席建设。除冰指挥对于机务工程部来说还是个全新的岗位,除冰指挥要有具备在5分钟内指挥3架飞机和8台除冰车以及2台引导车配合完成慢车除冰作业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协调能力。机务工程部在除冰指挥建设前期,认真思考、深入挖掘,在大量的演练测算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长春机场慢车除冰的配套指挥程序。与此同时,机务工程部加强员工业务水平培训,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将除冰指挥从无到有,建设成一支业务精湛,水平过硬的高素质队伍。 在成功的道路上是没有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机务工程部积极探索、迎难而上,彰显出了机务人的智慧与果敢。在面对人员紧张时,全体机务人自愿放弃年休,整个除冰季无一人休假;面对场地不足时,就利用原有的场地加以改造,重新标线标识;面对沟通不畅时,就建立“四点无线通讯”模式,全程无线电通讯,实现除冰坪地面无人化,节约人力,更加安全高效。 2019年12月30日的长春,一场大暴雪“如期而至”,机务工程部全体值班人员早已做好了充足准备、临阵以待。为应对此次暴雪,机务工程部统揽全局,各部门严格依照大雪天气航班保障应急预案各司其职做出响应。作为一线部门的机务队提前做好人员部署,安排备班补充航班保障力量,选派除冰能手作为除冰保障主力发挥作用;特种车队在解决人员安排的基础上,完成各保障车辆的检修和保养,并由维修队长带领修理工人24小时现场值守待命;生产控制室提前做好工具设备后勤保障及调度指挥的协调管理;机关科室值班人员立即赶赴一线,发挥生产运行辅助作用。在各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创造了当日除冰93架次、慢车除冰85架次的除冰保障“双冠记录”,并确保了航线运行持续平稳安全。 自2019年10月到2020年3月,在长达177天的时间里,机务工程部能够平稳推进慢车除冰运行,离不开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离不开各保障部门的通力协作,离不开责任领导的统筹规划。特别是离不开机关全体15人的鼎力相助,从各科室主管到普通员工,全部尽心尽力辅助慢车除冰工作顺利进行。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阶段他们仍坚守支援岗位,不论是周末还是除夕,他们始终保持如一,不论是早航班的清晨五点还是极端天气下的凌晨两点,他们始终兢兢业业,为慢车除冰工作平稳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因为全体干部员工都朝着共同的方向和目标,众志成城,荣辱与共,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圆满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才能取得质的飞跃。 肩负重任 不辱使命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正是每一位员工都努力将平凡的事做好,做精,所以机务工程部才能取得这样不平凡的成绩。 生产控制室主管周少栋是机务工程部的一名基层主管,在工作中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率领部门全体员工共同上岗参与排班;在除冰指挥的岗位建设上,他积极探索,在部门内完成选拔的基础上,组织人员进行机组沟通标准用语培训,在生产业务上为开拓视野、提升业务水平付出了不懈努力;为了确保除冰液的后勤保障运输、转运以及加注工作的顺畅,从货品检验到日常运输,从加注系统测试到除防冰液加注,总能看到他带领生产业务骨干们忙碌的身影。他常说,“如不能身先士卒,怎能带领队伍;如不能通晓业务,怎能励志图新!” 机务工程部特种车队副队长张毅,在工作中主要负责车辆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针对机务工程部的实际情况(八台封闭舱除冰车,一台开放栏操作除冰车)和冬季车辆故障率偏高的问题,他经过与车辆维修合作单位宜佳援岛汽车修理厂的沟通,将开放栏进行改装,变成封闭栏,既增加了员工的安全性,同时也为八台主力除冰车在紧急情况下提供了更换车辆。随后对所有除冰车进行整体检修,保证随时投入使用,他更是在除冰季协助宜佳援岛汽车修理师傅24小时守候在除冰工作现场。整个冬季共应急处理故障57起,无一起因除冰车故障导致除冰效率下降的事件发生,为冬季除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生产控制室助理张岩磊,有着11年航空器除冰工作经验,为机务工程部慢车除冰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负责长春机场慢车除冰工作及冬季除冰运行机务相关事宜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慢车除冰工作准备阶段多次实地探查,内部研讨,同时与设计院进行有效沟通,最终形成现在使用的无需任何土建改造的“3C+1E”除冰坪模式。为长春机场全面开展C类航空器慢车除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承接了南航慢车除冰方面业务,积极与南航吉林分公司对接,协调解决双方冬季航空器除冰工作中的差异。协助其制定慢车除冰作业程序和开展慢车除冰演练。解决了长春机场慢车除冰整体工作目标中的最大难点。2019年,被评为吉林机场集团先进个人,获“技术尖兵”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