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川航王翔:一位优秀的机长更是优秀的教员

时间:2019-12-19 08:17来源:临云行 作者:中国航空

 

    不论是训练飞行还是载客飞行,保证安全都要基于平时的训练。这次能成功迫降,我觉得99%是运气,只有1%是能力。但如果没有训练中千百次对各种特情的演练,就没有这1%的机会。

    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飞行员这个职业再次为公众所熟悉。除了英雄机长之外,川航还有许多平凡又优秀的飞行员。来自飞行二大队的王翔就是其中的一位。记者在采访约定地点见到王翔的时候,眼前这位高大、朴素、幽默又富有亲和力的人正在与同事闲聊自己的健身计划,自律是王翔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王翔说:“这身制服意味着责任,服务好每一个航班,带好每一个学员,义不容辞。”

    2019年8月8日,由于地震而关闭的四川九寨黄龙机场(以下简称“九黄机场”)正式复航。海拔3448米的九黄机场,属于一类高高原机场。这座机场海拔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地面导航设施差,一直是业内公认飞行难度很大的机场。四川航空飞行部将九黄机场复航后的首条航线飞行任务交给了王翔。为了飞好这一航班,即便曾经飞过很多次,王翔依然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从传统的盲降程序到RNP-AR程序,再到单发程序和释压程序,他都力争准备到最好、最细。王翔说:“干了飞行这一行,一定要精益求精,争取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因为不知道哪一个瞬间会成为决定一生的时刻。”

    记者问王翔,在这么多年的飞行中,除了驾机掠过雪山,穿梭峡谷,不断挑战一座又一座高高原机场以外,还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王翔低头陷入沉思,一段发生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往事让采访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驾机迫降河滩

    25岁演绎中国版萨利机长

    王翔是四川自贡人,1993年与民航结缘,进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飞行。4年后,因成绩优异,22岁的王翔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绵阳分院留校任教。那时候,王翔的许多学生都与他年龄相仿,甚至比他还大几岁。日复一日的教学飞行在平淡中度过,王翔也送走了无数优秀毕业生。

    2000年4月3日,对王翔和他的学生康鹏来说,注定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一天,25岁的王翔带着康鹏驾驶TB-20初教机正在进行飞行训练。王翔回忆说:“当天的天气挺好的,跟往常一样,我们做完一切规定动作之后,飞机顺利起飞。原计划要飞一个起落,但没想到飞机刚离地400英尺,我就发现机头开始冒烟,螺旋桨也突然不转了,机身还剧烈抖动。”由于机械故障,发动机突然停车,王翔和康鹏一下子就蒙了。事后回忆,留给他们处置的时间只有30秒。王翔说,他和康鹏甚至来不及进行眼神交流,就开始控制飞机状态。他当时只对康鹏说了一句话:“我操纵,你辅助我。”康鹏本能地尝试转换供油油箱,同时扭转发动机钥匙重启发动机;而王翔则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控制飞机的速度和状态上。王翔说:“速度太慢飞机容易失速,飞机状态丢失同样非常危险。”

    当时,在王翔他们的飞机下面是一片河滩。按照应急预案,他们本能地驾驶飞机往河滩方向飞。从飞机上往下看,一马平川,可河滩上巨石嶙峋,遍布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王翔操纵飞机进行了120度转弯,决定迫降河滩。王翔告诉记者,那时候他们连害怕的时间都没有,一心只想着控制好飞机状态,不能让飞机失速。在快接近河滩的时候,最后一秒,一块大石头出现在王翔眼前。王翔手上一带杆,眼看着快要撞上去了,却因为速度控制得刚刚好,飞机平稳迫降在河滩上。

    王翔和康鹏只受了点儿皮外伤,在休息短短一个月后就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了。在王翔看来,自己是幸运的。但从那时起,他对飞行安全有了更深的领悟。他坦言:“不论是训练飞行还是载客飞行,保证安全都要基于平时的训练。这次能成功迫降,我觉得99%是运气,只有1%是能力。但如果没有训练中千百次对各种特情的演练,就没有这1%的机会。”


狭窄的驾驶舱就是王翔的办公室,热爱飞行的他在这里操控着飞机飞遍祖国的五湖四海

    告别10年教员生涯

    从副驾驶开始进军商业飞行

    在航校任职10年后,王翔进入了四川航空飞行二大队,从一名副驾驶开始改装,站在了人生新的起点上。对于多年前那次成功驾机迫降河滩的非凡经历,王翔从来没有主动与外人谈起过。直到今天,许多年轻副驾驶也根本不知道,在川航除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之外还有这样一位与萨利机长一样在飞机没有动力后成功迫降河滩的飞行员。

    进入川航,30多岁的王翔面临一系列机型的改装学习,许多曾经是他学生的飞行员如今成了他的飞行教员。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机长看到眼前的学生是自己曾经的老师,不好意思放手去教,王翔就主动请教各种问题,利用飞行以外的时间学习新的规章制度。练习新机型的操作,熟悉一座座不同类型的机场,这些普通飞行员要做的事,王翔一件不少都必须完成。有技术,但是要换新的机型;有经验,但是不一定适用大型客机的商业运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样的学习其实比年轻飞行员刚入职时的学习更难,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王翔开玩笑说:“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川航王翔:一位优秀的机长更是优秀的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