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中国军工曾经也有不少黑科技?咱们差点就鼓捣出B-52了!?

时间:2019-10-15 17:44来源:军武次位面 作者:中国航空

▲导弹反导方案——“反击一号”

 

火炮反导项目,被命名为640-2工程,由钱学森领衔,七机部二院201所主研。高炮打飞机当然是可行的,但导弹比飞机快得多,需要拦截的高度也高得多,这就是需要弹丸具有高初速。201所给出的方案为“炮射次口径拦截弹”,在第二年就在85mm滑膛炮上取得了将4千克弹丸加速到1200 m/s的成绩,到了1968年,以140mm的口径,发射18千克重的弹丸,初速达到1600 m/s,射高为74公里,虽然证明方案可行,但威力嫌小,于是口径又被放大到320mm。

 

▲用支架撑起来是为了防止身管
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变形

 

在此基础上,研制组确定了终极方案——长26米,口径420mm,重达155吨的超级反导大炮!这门巨炮能将160千克的次口径火箭弹以 900 m/s的初速发射出去,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重的火炮,因此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先锋号!

 

巨炮发射无控火箭弹,在指标上初步合格,但一次拦截成功的概率还是太低,如果在每个重要城市周边都安装几十门这样的巨炮来保证反导的效率,以当时的国力而言显然是吃不消的,所以201所从1970年开始将研制方向转为无后坐力炮发射导弹的方式,这样对火炮的要求就不高了。但这种模式对弹的要求更高,因为导弹制导系统中的陀螺仪要经得发射时高达5000G以上的过载。201所经过两年的攻关,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仍存在其它许多有待攻关的难题。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美苏在这一年也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对反导系统进行了约束,以保证能实现“恐怖平衡”。在这一局势的影响下,超级大炮反导的方案开始被否定,最终在1980年正式下马。虽然没有正式服役,但这一项目还是为中国太空探索做出了贡献,以640工程为依托,成功进行了高速和高过载条件下的弹丸回收开伞试验,并且用到了后来的神舟工程上——载人航天的成功,也有超级大炮的一份功劳!

 

以上这些工程,都是在那段政治狂热,经济困窘,科技落后的年代里进行的,当年的军工科研人员,为了能够实现弯道超车,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军队提供先进装备,不知道要克服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尽管未能变成现实中的兵器,但他们的功勋永远值得铭记!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军工曾经也有不少黑科技?咱们差点就鼓捣出B-5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