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6 11:58来源:矢量加特林 作者:中国航空
实战效果
来看看实际效果吧。 在当时,如果要定位目标,飞机需要在该空域待上至少30分钟,最好的情况下,定位的精确度是8X3公里的一个椭圆形区域(对,就是这么大)。 “强盗”系统呢? 对于使用E波段的地面搜索雷达,他可以在400公里外开启系统去“偷波”,只需要雷达天线转一圈,约10秒钟。
“路过”的EC-121M预警机。美其名曰“无害通过”,其实真“腹黑”。 换言之,飞机基本无须停留,仅仅“路过”一趟,就能得到与地面雷达相同的杂波画面(要经过算法还原)。 精确度呢? 320米! 这个精确度是什么概念?相当于“黑鸟”侦查机执行一次照相侦查任务(黑鸟做一次侦查相当复杂,美国几十架黑鸟,服役24年,总共才飞行2801小时)。
能嘲笑黑鸟的飞机确实很少。EC-121M预警机与黑鸟侦察机同框。 越战时期,越方地面炮兵部队雷达一开机就被美国预警机精准定位,“百舌鸟”反雷达导弹呼啸而至,命中精度非常高。 “强盗”系统也有明显的限制,最主要的是雷达的种类。目标雷达天线必须360度旋转,如果不是这种天线,就没办法同步“偷波”。不过,几乎所有远程预警雷达都是会转的。 除了定位之外,“强盗”系统还有意料之外的功能:假如雷达站附近有比较高大的山体,回波就会比较大,“强盗”上的显示自然也会比较突出。 大山为什么重要呢?这正是轰炸机飞行员最想知道的雷达"盲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