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6 11:58来源:矢量加特林 作者:中国航空
杂波一直是雷达识别的大敌,“强盗”创造性的反利用对方雷达杂波。 技术人员使用一具APR-9接收机与天线连接,输出的信号同时馈入三具灵敏度不同(高、中、低)的放大器,然后再送到APS-20雷达的平面显示器上。 平面显示器就是一个有一条线转圈圈圆形屏幕,这条线转动的速率代表雷达天线旋转的速率。为了搜集地面雷达的影像,要与地面雷达转圈速率完全同步,需要进行反复调整。
美军的小白鼠CPN-4雷达系统。 美国海军首先拿自己的CPN-4雷达当小白鼠练手,经过数次尝试后,成功复制CPN-4收到的地面杂波影像。 “强盗”系统诞生 VQ-1中队的新发现得到美国海军的重视,批准继续进行更多的飞行试验。 既然官方认可了,就取个比较拉风的名字吧——Brigand,强盗! 这.......也算名副其实吧,“偷窥人家的波”,当然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Brigand也刚好是系统全名Bostatic Radar Intelligence Generation and Analysis, New Development的缩写。 但笔者严重怀疑是先有简称“强盗”,然后拼凑了一个全称,美军玩这种缩写和全名的烂梗也不是一次两次。 “强盗”系统功能如此独特,装在预警机上要占据不少空间吧? 恰恰相反,整套系统不足百斤,这在没有现代电脑、晶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的1965年是非常难得的。
EC-121预警机机舱内APS-20控制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