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送别战友“苏-27”:每一段时光都不曾荒废

时间:2019-01-03 13:54来源:军营文化天地 作者:中国航空

 

2018年8月8日,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场。该旅最后一架苏-27战机拔地而起,消失在天际。从此,这支叫做“雾都雄鹰”的部队将苏-27战机全部移交了出去,正式进入改装国产某新型战机的跨越式发展阶段。

相伴的18年间,该旅机务官兵与苏-27战机一起上高原验证飞行,赴海疆驱虎逐狼,进大漠对抗演练……战斗的足迹遍布全国15个省份,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昔日的战友将要离开,很多人自发来到机场送别。这一刻大家的心情是复杂的,把所有不舍化作最后一次凝望、一次敬礼和一次久久不愿离开的伫立。对他们来说,战鹰从来不是冰冷的武器装备,而是曾在一起流过汗水和泪水的亲密战友。

悉心的守护

送别那天清晨,负责最后一架苏-27战机机务保障的官兵,静静地擦拭着机身,专注地检查着每一个部件,大家想让战机以最良好的状态离开,也想让时间慢一点,他们可以再多跟战机待一会儿。那一刻终究还是到了,最后一架苏-27战机带着官兵们双手的温度,冲上了蓝天。

“我和战鹰可以说是‘同龄人’了。”该机务大队三中队质控师郭文超说。郭文超2002年从军校毕业分配到了该旅机务大队,当时正逢该旅改装苏-27战机的初期,他所在的三中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如今,他经历了中队成立之初到现在的8位中队长和8位指导员,也经历了战机从改装到送走的全过程。郭文超因此经常调侃自己是“八朝元老”。

郭文超回忆起初入军营的岁月。当时苏-27战机都是依靠进口,由俄罗斯的专家伴随保障,许多工作我们的官兵都没有资格上手。而我们最怕的就是工作伸不上手,所以为了有资格动手干工作,能把工作干得比俄罗斯专家更好,大家都是憋足了劲。挑灯夜战学业务,紧追不舍究难题,决心把专家的本事学到手。

该机务大队保留着一幅发动机裂纹图片。“这张照片记录着我们敢于质疑俄方专家,从而避免了一起空中事故的故事……”那一年,一架苏-27战机在两个起落后,出现发动机振动值连续增大的现象。俄方专家检查后认为可以继续训练,并准备签字放飞。但该大队机务官兵认为发动机存在重大故障隐患,报请空军大修厂分解检查。此时俄方提出,如果我们坚持自己分解检查,将终止这台发动机的质保期。大队官兵坚持意见,禁止放飞。后经我方工厂分解检查,果然发现高压5级辐板上有一条穿透性裂纹,长达62毫米,从而避免了一起空中灾难性事故。“这件事证明,我们的战鹰可以由我们来守护了!”郭文超兴奋地说道。

2016年,他们驻训西藏,万里晴空骤变,冰雹呼啸而下,飞机来不及拉回机棚。四级军士长尹建国迅速脱下衣服盖在机背上,代理机械师王宏杰张开手脚趴在座舱盖上,官兵们用身体护住飞机。他们的身体被冰雹砸得满是淤青,但飞机却毫发无损。

这股精气神被大队传承至今,18年来,该机务大队维护的苏-27战机未发生过任何重大事故。当最后一架战机顺利离开,他们同时也创造了全空军该机型保障的良好记录。

彼此的骄傲

该旅机务大队特意为苏-27战机举行了告别仪式。“仪式不一定要多隆重,但很有必要搞。”大队长熊烊说。一条写着“今朝惜别送战鹰,明日换羽再启航”的红色横幅上签满了官兵的名字。大队制作了纪念明信片,上面印着战鹰亮剑空中的英姿,大家在背面写下了对战鹰的“心里话”,有祝福、有伤感、有期许……

该机务大队修理厂厂长祝显辰把苏-27战机的纪念明信片挂在了自己办公桌前的墙壁上,那是一个抬头可见的区域。不像别人,祝显辰的明信片上什么也没写。

“有很多话想说,但是让我突然写出来,还真的感觉一时语塞。”这位青海汉子随着战鹰在祖国大地南征北战,已经从当年稚嫩的新干部成长为指挥有方的基层主官,他对战机的感情难以言表,但绝对真挚。办公室墙上的那张中国地图,他在上面字迹工整地标注了18年来与苏-27战机并肩战斗过的地方。

让他记忆尤深的是2015年3月,缅甸空军对果敢同盟军阵地进行攻击,几枚流弹的“越境”,造成无辜居民伤亡,让中缅边境不再平静。

为了进一步加强空域管控,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时任分队长的祝显辰随同部队紧急开赴前线。危急时刻,祝显辰和战友们所保障的战鹰不断升空巡航。“在外场值班室,我们一住就是3个月。为确保飞机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我们制定了十几种预案、近200条针对性维护措施。”祝显辰说。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送别战友“苏-27”:每一段时光都不曾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