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6 12:02来源:中国网 作者:中国航空
5月11日,中国空军苏-35战机与轰-6k战机编队训练。刘锐/摄
12月初以来,空军航空兵某旅连续组织苏-35战机跨昼夜飞行训练,锤炼夜间实战能力。 “改革开放铸铁翼,我为空天织祥云。”列装苏-35战机的空军航空兵某旅,驻守在改革开放前沿,是中国空军首支飞出国门与外国空军开展联合训练的航空兵部队,被誉为“南疆利剑”。 今年春节前夕,该旅飞行员驾驶苏-35战机从这里起飞,飞赴南海参加联合战斗巡航任务。消息一出,迅速刷爆互联网。此时,距该旅苏-35战机本场首飞还不到一年。 5月11日,该旅再次执行绕岛巡航任务,苏-35战机首次与轰-6K战机编队飞越巴士海峡,实现了绕岛巡航模式的新突破,彰显了空军体系作战能力的新提升。 有关军事专家表示,苏-35是多用途战斗机,具备制空作战和对地、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苏-35战机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有助于增强空军远程远海作战能力。 为何换装周期缩短,战斗力能迅速生成?“关键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立起不仅高飞、更要胜战的思维理念。”该旅政委陈俊军说,苏-35战机列装以来战斗力快速成长的背后,凝聚着该旅官兵一脉相承的开新图强精神。 1996年3月,该旅前身航空兵某团在空军首批列装苏-27战机。他们创造三代机组训模式,摸索总结出24小时滚动训练、下半夜大机群远程跨区机动奔袭等多项训练改革模式。部队连续两次夺得空军对抗空战竞赛考核团体桂冠,两人摘得“金头盔”,8人次获评“空战能手”。飞行二大队被中央军委授予“科技练兵先锋飞行大队”荣誉称号。 20年后,该旅官兵在改革强军大潮中,再次接到命令——首批列装苏-35战机。对他们来说,这相当于第二次创业。 “改装苏-35战机伊始,我们就提出实战化改装的理念。”该旅领导介绍,“改革推进到今天,比先进装备更重要的是思维理念,只有为打仗而飞,才能飞出强大的战斗力。” “按照以往模式,先技术后战术,一步一动。好处是走得稳,但是却走不快。”“武器换代加速,如果不能尽早把新机飞出新质战斗力,新机就会加速被淘汰,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耻辱。”一场场头脑风暴席卷而至,思维靶心直指训练模式机制——绝不能简单复制三代机模式驾驭新战机。 为此,该旅重塑训练模式,打破过去“技术训练-武器使用-战术运用”依次推进的常规模式,将三者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缩短训练周期。 飞行员们着眼实战需求整合训练内容,自主编修改装提纲,将技术与战术内容统一设置成多个练习,编订数万字的融合训练教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