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7 09:16来源:浩汉防务论坛 作者:中国航空
这样的进气道设计至少有两个很大且难以克服的弱点。一个是造成机头的正面和腹部的隐形效果很差,雷达波不经阻拦的直接打在四方形的进气道、附面层调节斜板和发动机叶片上造成回波反射,降低了战机的隐身性。
另一点就更加的致命,因为整个进气道连同发动机部分都采用吊舱式的设计,直接固定在机身腹部,两边的宽度有限,造成了弹仓位置被占用。又因为其进气道未能形成S弯,更进一步压缩了主弹仓的空间,以至于其主弹仓不得不做得又细又长,弹药只能采用前后两排挂载,即使是这样也只能勉强的挂4枚中距弹。 不过这个弹仓的位置可不好,它正好出于机体的低压区,高速飞行状态下无法发射导弹,而一旦降低飞行速度又会使自身在敌方战机面前处于劣势,对于这一点俄罗斯的设计师心里非常的清楚,不过木已成舟,已经没办法再改动了。
这种吊舱式发动机的设计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两台发动机靠得太近,喷出的尾流容易形成干扰,因此不得不加上一个很长的尾锥,不仅降低了后向的隐身性能,同时也增加了机体的空重,起飞时也会受到限制,无法进行像旱地拔葱式的大仰角起飞,否则尾锥就可能磕碰到跑道。
总而言之,苏-57的设计显得略显有些仓促赶时间和应付了事的味道,前期确实是能节约下来很多的模型计算和风洞试验的时间,没想到却把问题留在了以后,在研制工作的尾声阶段,问题不断的暴露,此时木已成舟,再改动就显得很被动了,这也是它明明比我国的歼-20早好几年研发,最终却落在了歼-20后头的主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