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科创先锋队-东航马宏惠航空教研劳模创新工作室

时间:2018-10-23 09:30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马宏惠工作室

前不久,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马宏惠航空教研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马宏惠工作室”)的每月课程分享活动正在举行。

课堂上,国际航协高级教员张哲骊娓娓讲述了授课培训经验;高级厨师马玮伶现场演绎炙烤鳕鱼、香煎牛扒技艺和中式摆盘经验;工作室成员张璇老师则传授了有关男士西服口袋巾装饰的礼仪;最后,全国劳模马宏惠老师以《中国梦与我》为题,将党务知识与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为大家演绎了一场生动的党课。

 

马宏惠

这样的分享活动,马宏惠工作室每月都有一次。每期活动分为“高师带徒、他山之石、成员展示和党课风采”四个环节,劳模工作室成员以分享课为平台,完成焦点问题研究、调研成果转化、技能自主创新、教员能力提升和专业人才培养,全面推进工作室的创新研发工作。

东航研发中心现有专业教员和研发人员2758名,涉及的业务领域包括飞行技术、机务维修、乘务服务、地面服务、领导力发展、运行支持、商务营销、空中安保8大类,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平台。

 

马宏惠工作室

东航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绍勇要求,“研发中心既要做研发式培训,也要做开发式研究,要从传统培训向现代研发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是东航的智慧高地和创新引擎,肩负着为东航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任,正在集聚研发人才、提升研发能力、产出研发成果,全力打造成全球民航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马宏惠航空教研创新工作室正是研发中心的一支“科创先锋队”。

 

马宏惠工作室

工作室佳绩频频连年上台阶

25年前,19岁的马宏惠加入东航,成为上海客舱部的一名乘务员。在多年的乘务生涯中,她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乘务长、客舱经理;东航培训中心成立后,她又通过应聘成为了一名专职的高级教员。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马宏惠都是一如既往的踏实努力,始终对工作保有十二分的热情与干劲,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航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

2014年,“东航培训中心劳模团队创新教研室”成立,这个团队由马宏惠和上海市劳动模范周蝶以及10位优秀教员组成。很快,教研室汇聚教员们的智慧力量,开发出了不少精品课程,教研室佳绩频传,不仅荣获了“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全国巾帼标兵岗”称号,教研室的品牌效应和创新影响力也开始传遍民航。

 

马宏惠工作室

2016年,马宏惠引领的教研室荣获上海市总工会颁发的“马宏惠五一巾帼劳模工作室”和东航股份工会颁发的“马宏惠劳模工作室”的称号。团队也慢慢扩充,几乎全由80后女性组成,其中共产党员占到80%,是一支充满活力又拥有创新能力的年轻队伍。作为负责人,马宏惠全力打造工作室品牌,提倡劳模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引领作用,传承经典精神,开发创新思路,让工作室每一位成员都能实现个人价值。

今年初,马宏惠工作室又被评为东航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马宏惠说:“劳模工作室授牌对我们来说是鼓舞,也是鞭策。未来,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将不懈努力,以最大的热情将我所学知识和工作经验运用于课件创新研发,以培养和提升教员能力,凝聚工作室团队力量,打造工作室品牌形象,为建设‘世界品位,东方魅力’的世界一流航空公司做出一名劳模、工匠的贡献。”

 

马宏惠工作室

工作室潜心创新累累结硕果

2012年4月,东航下单采购20架波音777-300ER客机,并于2014年9月交付首架。这款飞机是东航最先进的机型,是东航在欧美国际长航线上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也是打赢“太平洋计划”和“欧洲盈利计划”两场战役的生力军。东航在客舱选型时,第一次引入了头等舱包厢。为此,马宏惠工作室的成员们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开发真正具有头等舱概念的服务课件和服务理念。马宏惠回忆那段时间,“每天加班至半夜,日以继夜连轴转,睡眠时间最多5小时,第二天立刻又带着新的思路投入到头等舱教学新模式中去。”

辛苦的付出终有满意的回报。凝聚着劳模工作室成员智慧与汗水的《远程航线头等舱服务理论及规范》、《头等舱中英文客舱礼仪会话》、《两舱乘务员学习手册》等13门头等舱教学课件相继推出,开创了东航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头等舱教学方法,获得了客舱部等使用单位的好评。如今,马宏惠工作室成员每每听到旅客赞许东航头等舱服务时候,都颇感欣慰与自豪。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科创先锋队-东航马宏惠航空教研劳模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