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17 21:41来源:中国通航网 作者:中国通航
这四大特点确实很突出,需要我们了解它,然后对症下药,尽量杜绝上述现象,应该能够大大降低事故概率。具体的对策也有四点:
(1)拒绝黑飞,企业要自觉;对于黑飞,局方和政府要严惩不贷;
(2)超低空作业一定要找到作业类型对口的老飞行员,而且要提前勘察现场做好障碍物标记;
(3)直升机尽量避免水上飞行,实在避免不了,要安装浮筒,然后让有水上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去飞,或者至少也要让老飞带飞几次,再放小飞执行任务;而水上飞机的飞行必须只能是具有水上飞行经验的老飞,而且身体条件要好,年龄不能超过60岁,任何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飞行员禁止驾驶,谁放他上去,公司就开除谁,造成事故的,不但要去告他,还要上民航局的黑名单;
(4)现在通航企业不缺小飞,但缺老飞,所以千万不要把仅有的老飞提拔成总经理,他天天看文件和批文件都给累死了,哪有时间管飞行,到时候一群小飞执行任务,不出事都难;刚成立的通航企业,有一个生死期,在这个期间内,股东和投资人一定要准备好足够多的钱,千万不要对职业经理人说:股东们没钱了,要想发工资,自己想办法挣去;本来是希望靠这个做法给职业经理人一些压力,让他们尽快干出成绩,但是要真这么干,职业经理人只能饥不择食,什么苦活、脏活、累活甚至危险特大的活都接,很快就会因为活太多、太杂,飞行员和机务太疲劳,能力和精力跟不上而出现大事故。
所以,要做到飞行安全,其实也不难,就是不要犯上面的4个常识性错误,就能避免大部分的飞行安全风险。只要做到不犯常识性错误,然后再精细化管理,那么安全就更有保障了。再提个醒,不管是企业,还是主管部门,只要在经济发达地区,一定要时刻自我提醒: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重要的是安全也是一种投入,而且经济越发达,给安全准备的投入就要越多。不舍得投入的,就不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开通航公司。这里所说的投入,不仅是金钱层面,更重要的是精力层面。
精确配比业务,努力做现金流
要在发达地区发展通航,业务方向一定要选好。考虑到空域资源、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比较紧张,因此从事通航产业链的研发环节是比较好的选择,不仅不依赖低空,又不需要像生产型企业那样占用大量空间和土地,加上当地天然的金融和人才资源的优势,做研发是最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做私照培训和飞行体验是运营环节比较好的选择,都是机场本场飞行,对低空依赖少,飞行量又不会很大,但是当地经济实力强,有消费人群,一旦服务做得好,还能聚成圈子。经济发达地区更重视文化和教育,因此发展航空文化和各类航空主题培训是很好的选择。再则,越发达地区,金融业也就越发达,既然不好飞,就多做高端的服务,比如开展针对通用航空的金融服务,市场可以面向全国,而依托的是本地区域的资源优势。最后,应该大力挖掘经济发达地区在展览、会议和比赛方面的资源优势,将航展、论坛、峰会、无人机比赛等活动汇集到本地,或者创立一个综合性、多个细分领域的航展和活动品牌,形成具有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影响力。
这些业务规避了经济发达地区在通航方面的劣势,同时充分借力了其人口多、经济活动活跃、资金密集、消费水平高、消费观点前卫、商业配套完善等优势。多从事一些适合当地的接地气的业务,从而在经营层面尽快创造现金流,创造商业价值,不仅让企业自身实现存活并获得发展,也让社会看到通航的商业价值,从而增加通航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心中的分量,为后续发展获得更多机遇。来源:优选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