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工程部的“大管家”:使命如磐

时间:2018-07-01 17:12来源:中国航空网 作者:中国航空

 

950万平方米道面,相当于他参建的吕梁机场道面面积的50倍;30多公里巡场路,长度堪比北京二环路;140公里排水沟;各种管线近5000公里;超过30家施工单位、上万人同时施工……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内工程勘察、设计、招标、监理、施工,以及因土地、河流、线路等各种和地方协调的问题等等,都要一位“80后”来解决。

他就是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飞行区工程部业务经理董家广。

带着一副眼镜、身形瘦小的他,看起来文文弱弱,却是飞行区工程部不可或缺的“大人物”——“我的角色在工程建设中,就是大脑中枢神经,我偷懒了,其他的参建单位就没法工作了。”

董家广在施工现场。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供图 摄

飞行区工程量巨大 迎难而上

2014年年底,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总占地4.1万亩,面积大约相当于63个天安门广场的大小。其中,飞行区承担着首先开工的巨大压力,“所有工作同时启动,组织现场勘察,组织设计,招标准备同时进行”,董家广表示,拿着初步的且不断更新的图纸,和同事们开始进行招标策划。

董家广坦言,飞行区工程量巨大,是他没有经历过的。

2007年,天津大学毕业的董家广到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项目管理公司工作,刚到单位报到15天,被派到山西运城机场进行飞行区工程扩建;一年半后,董家广回到北京即刻投入到首都机场奥运保障工程的后续结算工作,解决了众多工程收尾难题。

2009年春节刚过,他又赶赴山西,参与吕梁机场新建工程,并任机场指挥部副指挥长。

吕梁机场是国内第一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高填方建设的机场,400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超过北京新机场的2000万立方米,填方最大高度近110米,湿陷性黄土是国际技术难题,建设难度极大,他跑遍了近3000亩山上的每一个角落,12个山头、22条沟,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然而,来到北京新机场:950万平方米道面,相当于他参建的吕梁机场道面面积的50倍;30多公里巡场路,长度堪比北京二环路;140公里排水沟;各种管线近5000公里。招标金额近100亿元,这一个庞大的项目给他出了巨大的难题。

董家广在施工现场。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供图 摄

飞行区18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何建设?几十家队伍、上万名施工人员要进场施工,怎么保障他们的办公、生活?数千万吨的材料需要进场,怎么保证运输通道?施工期间在机场防汛体系未完成的前提下,怎么做好防汛工作?董家广表示,这是一个小城市的规划,和同事用了近半年时间,走遍每个拆迁的村落,拿着图纸一遍遍的调研、核对、规划,制作了厚厚的标段划分方案并获得认可,保证了新机场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破土动工。

机场成为绿色样板工地

开工,挑战才真正开始。北京新机场本期规划用地27平方公里,除了建设机场工程以外,还包括航空公司基地、货运、空管、供油、维修、航空配餐等各类保障设施,其中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工程的施工材料就有2000万吨,航站楼屋面钢网架所用的钢材就有5.2万吨之多,整个机场工程所用的施工材料四五千万吨不止,如何合理高效运输,是个大问题。

按照惯例,在建设过程中,场内铺设多条临时道路用以运输,等待施工结束后拆除临时道路,再建设永久性道路用以运营。

“建路花钱,拆路更费钱。”爱琢磨的董家广表示,在进行工程测算后,发现飞行区临时性道路总建设长度需要30公里,为了避免造成巨大浪费,他向指挥部提出以永久代替临时道路的解决方案。

经测算表明,仅仅这一项就节约建设经费三四千万元。董家广表示,有了以久代临的建设思路,铺路之前就对道路进行了全方位规划,地下管线就提前埋好,修建时,对于道路面层进行优化,既能满足临时施工所用,日后又满足机场运营。

由于是永久性道路,施工质量比较高,而且对于道路路面进行了较高级别的硬化。这样的道路对于机场建设过程中的绿色环保作用特别大,如果都是土路,货车开进来扬尘会特别大,而永久性道路的高品质则大大减少了运输扬尘和污染,努力使机场成为绿色样板工地。

细“琢”慢“研” 数字化管控工程质量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工程部的“大管家”:使命如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