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30 10:29来源:未知 作者:航空网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酷暑三伏,从北京新机场工程1号门进入施工现场,可以看到装载着各种物料的施工车辆有序往返,除尘降温洒水车迎面开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等路旁标语格外醒目。举目四望,东面,钢结构已封顶的航站楼筋骨雄壮;四周,飞行区跑道施工正在进行滴灌式喷淋养护,周边的未施工区域绿色苫盖干净整齐…… 井然有序,绿色环保,这是北京新机场施工标准的生动体现。绿色的实践源于绿色理念,北京新机场在“节约资源、环境友好、高效运行、人性化服务”4个方面确立了54项完备的绿色建设指标体系。 “北京新机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融入民航百年发展智慧,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在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深入践行绿色理念,致力于成为我国甚至世界上绿色机场建设方面的范例。”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姚亚波说。
始于设计 全流程贯穿绿色理念 北京新机场在选址阶段即前瞻性地组织开展了 “绿色选址专题研究”工作,经对多个场址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区位优势明显、地面开阔、无大型建筑设施的南各庄场址,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达到环境适航与环境友好的良好平衡,为京津冀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绿色的选址为绿色机场的标准制定与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航站楼设计是所有设计工作的核心。“新机场建筑节能率比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提高30%,将达到最高的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和国家节能建筑3A级标准。”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郭雁池介绍, “新机场比同等规模机场航站楼能耗降低2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相当于种植119万棵树。” 在严格自身标准与设计的同时,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还承担了民航局委托的《绿色航站楼标准》编制工作,从航站楼构型、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人性化服务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制定规范性要求。历经两年多的努力,该标准已于2017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行业标准的空白。 绿色机场概念主要源于“绿色建筑”,但在民航领域,飞行区的绿色低碳节能,也是绿色理念的重中之重。北京新机场在跑道设计方面,通过空地一体化模拟仿真,在国内首创“三纵一横”全向跑道构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区紧张的空域资源,减少飞机空中运行时间和地面滑行距离,提高空地一体运行效率,并减少对周边区域的噪声影响,是实施绿色机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绿色机场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就是水资源的利用。北京新机场对全场水资源收集、处理、回用等统一规划,全场建了总容积达280万立方米的调蓄水池,雨水回渗率不低于40%,雨、污分离率和处理率均达10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30%,致力于建成复合生态水系统高效合理运行的“海绵机场”。 此外,北京新机场将完成一系列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指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达到10%,全场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不小于6MW,空侧通用清洁能源车使用比例达100%,特种车辆清洁能源车比例力争达到20%,航空器除冰液收集及预处理率达100%……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机场建设者全面展现我国民航自主创新最新成果、最高水平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