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智慧赋能|“厦门空管制造”那些事儿

时间:2023-02-16 10:16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航空


  近几年,厦门空管站致力于智慧空管建设,畅通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推进新技术运用转化,及时将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空管生产运行当中,为提升空管服务品质蓄力。继2017年、2020年后,2022年厦门空管站再次被评为“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优胜单位”。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运拉开大幕,厦门空管增强型电子进程单系统、基于航迹运行(TBO)的进离场智能决策系统、风场精细化预报系统等科技感满满的科研成果纷纷亮相,为春运期间空管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让我们一同走进厦门空管站,近距离了解“厦门空管制造”。
  致力于技术创新
  点燃引擎 加快成果应用
  今年厦门机场日起降架次和进近、区域日保障架次均有所增加,已接近2019年水平。为迎接兔年首场“战役”,厦门空管站做足准备,增强春运“氛围感”。

 


 

厦门空管站管制运行现场

  1月1日零时,增强型电子进程单系统(E-strips)在厦门空管站管制运行部进近管制室上线,标志着厦门进近管制正式迈入了飞行进程单无纸化时代。“我们将纸质进程单的所有功能电子化,管制员只需要对管制关键指令进行确认,系统便可自动同步,还可以借助系统完成电子协调移交、相似航班号和灵活使用航路等特殊信息提示告警、‘错忘漏’告警等。”厦门空管站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悉,该系统于2021年5月立项,自2022年2月起在厦门空管站进近管制室试验运行,同年12月29日获华东空管局正式批文。从春运期间的运行情况来看,该系统能有效减轻管制工作负荷,减少管制员人为差错的发生概率。此外,由于该系统具备数据源中断后的航迹续接显示能力,传统电子进程单系统在自动化系统失效后无法使用的问题迎刃而解,让在大流量下工作的管制员吃下“定心丸”。
  1月4日,基于航迹运行(TBO)的进离场智能决策系统(进场方向)在厦门区域、进近管制室试运行,开启了春运空管保障“AMAN模式”。该系统自主研发工作自2021年开始,经厦门空管站工作人员反复验证、测试和实验运行,于今年春运期间正式亮相。
  “该系统能根据航空器飞行计划、4D航迹,参考机型的性能和风向、风速等要素,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排序算法,综合推测未来航迹,自动计算预计着陆时间,并在人机交互界面直观、准确地显示最优航班队列,实现落地次序信息对称,提前让进港航班机组了解预计着陆时间,早作准备、预先调整,减少低空盘旋等待和雷达引导时间,保持安全、平稳、高效的交通流。”厦门空管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空域通行能力和增加跑道容量,还有助于实现航空器持续上升和下降,减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除了“新制造”,厦门空管站成功运行15年之久的基于实时数据价值挖掘的空中交通服务管理系统,是空中交通服务运行和管理的综合性生产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基于空中交通服务运行,通过空管基层各管理层级、各业务部门(含管制、技保和气象)及各运行岗位的信息共享、运行协同和管理协同,为空中交通服务提供覆盖全工作周期的岗位支持,可以有效减轻工作负荷,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提升空中交通服务质量。截至2022年底,该系统(含核心模块)已推广至全国20家空管单位,得到业内广泛好评。这些“厦门空管制造”不仅为春运期间的空管保障工作助力,也将助推后疫情时代空管安全运行。
  致力于服务创新
  主动作为 助推航班正常

  2022年,厦门空管站气象台观测室被评为民航局“民航服务质量标准建设年”活动先进班组,空管系统只有3家单位获此荣誉,足见局方对厦门空管站气象台精细化服务的认可。多年来,厦门空管气象部门借助科技的力量致力于服务创新,得到了上级和外部单位的广泛好评。
  “尽管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工作难度,还要承受一定风险,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厦门空管站气象台在严格执行现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深耕精细化服务,主动额外提供多维度观测服务,努力减少局地大雨导致的返航备降。尽管2022年航班量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但仍有37个航班因此避免返航备降,提高了跑道利用效率,减少了航空公司的损失,同时也减轻了管制员的工作负荷。
  与此同时,厦门空管站气象台主动联系地方气象局,引进前沿天气雷达,率先将X波段相控阵雷达应用于临近预报和管制服务,气象台雷雨预警的时间分辨率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常规气象雷达6分钟完成一次扫描,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叠加数据上传时间,小范围的对流天气往往难以捕捉。相比之下,相控阵气象雷达70秒完成一次扫描,数据传输几乎无延迟,空间分辨率大幅提升,仅为30米。”厦门空管站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
  除了高时空分辨率,相控阵气象雷达还能帮助预报员更加精准地掌握降水粒子的形态,判断降水强度;对于人眼无法识别到的大风天气,它能帮助预报员判断是否有风切变,提醒飞行员规避。随着精细化服务逐级深化,厦门空管站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越来越精准。据测算,在航班常态化运行情况下,每年可为相关航空公司节省成本超过千万元,同时提高了航班正常率。

 



厦门空管站相控阵气象雷达(本文图片均由厦门空管站提供)

  致力于人才创新
  集智聚力 厚培创新土壤

  厦门空管站持续深化创新人才发展机制,集聚全站英才,倾力打造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并于2018年设立了厦门空管站空管数据分析及应用开放实验室,后升级为民航华东空管局首批科技创新实验室——空中交通数据分析及应用实验室。该实验室以空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底层技术研究、数字空管和智慧空管关键技术研究及验证、数字化平台环境下的空管实用系统开发、数据驱动的空管业务流程再造等课题为重点研究方向,强调“研以致用”,探索空管数字化转型,服务空管高质量发展。
  自设立以来,实验室先后参与了国家空管委“空管系统运行风险监视与智能预警技术研究”、华东空管局“基于量化指标的过程质量管控研究”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软件著作权9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自主研发的基于实时数据价值挖掘的空中交通服务管理系统被推广到全国20家空管运行单位,培训(资质)管理系统被推广到北京大兴空管中心、沈阳空管中心、江西空管分局等空管单位,基于TBO的进离场智能决策系统、增强型电子进程单系统等10余套实用系统现已在厦门空管站投入使用。
  智慧空管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数字技术在空管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下一步,厦门空管站将紧抓厦门新机场空管工程、华东地区(厦门)空中交通管制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围绕空管数据集聚、融通和应用,实践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推进“云大物移智”与空管服务深度融合,加快空管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助力厦门空管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空管持续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四强”空管目标贡献厦门力量。(通讯员 杨碧琼)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智慧赋能|“厦门空管制造”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