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中国民航大学:耕耘在国产飞机取证的征程路上

时间:2022-10-20 20:19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近年来,中国民航大学主持建设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打造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阵地,大力加强适航审定能力的建设,为国产大飞机事业推波助澜。
  中国民航大学作为国家适航攻关专项唯一技术支持单位,参与包括国产大飞机运-20、AR21和C919等国家重点飞机型号在内的审查任务,协助中国商飞建立起了完善的安全性技术评估和适航工程体系。目前,学校在深层次适航审定技术研究、设计与制造、使用和维修方面已经形成了11项独有的核心研究能力,为国家适航审定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加快攻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我国机载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性设计及验证能力。
  2019年4月,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重大技术攻关、人才引进与培养等长远规划及发展问题。
  实验室要尽快成为国家适航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出成果,出人才”的愿望非常迫切。要解决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做出成果,就需要实验室开门搞科研;要培养解决技术发展问题的人才,培养出能够长期耕耘在技术发展路上的科研人才,就要敞开实验室的大门,聚贤于实验室,聚焦于科研,同时带好新人,做好梯队建设,继续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做好人才培养计划,提高站位、立足长远。
  要想实现国产大飞机事业快步走,走出一条独具我国民航特色的道路,创新的步伐是不可不加快的。创新创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同样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简单购入飞行器航空器、照搬航空运营理论体系、简单抄袭和不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够实现民航业的腾飞。建设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航空路,实现“国产”覆盖道路,要将创新与行业紧密结合,突破关键“卡脖子”技术,把核心研究能力和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握好民航发展的命脉。
  铸魂育人 助力腾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朝着建设民航强国的宏伟目标昂首迈步的征程路上,要重“树人”,更要重“铸魂”,既要培养职业技能扎实的技术型人才、科研攻关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又要培养维护核心、对党忠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才。真正明大德树远志做大事的人一定不是以“比待遇、谈利禄、论功名”的精神为支柱,而是以“比奉献、为国家、护苍生”的境界为寄托。中国民航大学党委指出要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心得与“炼就一颗民航心”的目标联系起来,希望中航大人“维护核心,对党忠诚,铸炼一颗向党心;胸怀大我以身许国,淬炼一颗爱国心;站稳立场守护初心,锤炼一颗为民心;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砥炼一颗安全心;敬业爱岗革故鼎新,砺炼一颗工匠心;放眼世界命运与共,熔炼一颗大同心”。鼓舞教师、学生打磨一颗“锤炼本领为民航”的拳拳赤子心,以此来增强人才队伍的向心力,“明白自己是谁”“明白自己要成为谁”“明白自己在何岗位”“明白自己要做出怎样的努力”,以此为内驱力,奉献在民航强国的阵地上。

 


  2007年,中国民航大学获批本硕连读推免资格,打造人才直通车。2018年,中国民航大学历史性地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安全科学与工程学获批准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为学校进一步进行适航审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学位体系基础。
  围绕中国民航大学主持建设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重点实验室做好进一步建设,进一步为人才培养夯实外部环境和技术基础。在15年的奋斗征程中,中航大人为国产飞机C919取证“伴飞”,在幕后耕耘,贡献出了宝贵的力量和经验!
  诚然,C919已取得型号合格证,在国产大飞机的事业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取证不意味着“收官”,国产大飞机需要飞得更高、更远。中国民航大学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事业和国产大飞机事业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以不懈奋斗的姿态继续踔厉奋发,为大飞机事业发展、为民航强国建设贡献中航大力量。(通讯员朱璨琪、栗鸿琨)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民航大学:耕耘在国产飞机取证的征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