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11:27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赵秀丽 报道:2022年,呼伦贝尔机场公司把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作为重要任务,持续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纪法教育,推动年轻干部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思想建设“正其心” 央视播出的专题片《零容忍》第五集《永远在路上》有一个片段,讲述了一名“90后”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案。他在专题片中反思说“恨自己,为什么抵不住诱惑,都是我的过错。”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是为时已晚。近几年来,民航系统内发生了一些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典型案件。分析这些案件会发现,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缺失,缺少对纪律规矩应有的敬畏之心。因此,筑牢思想之基,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守住初心才是防止问题发生的根本所在。 在网络、自媒体盛行的今天,年轻人都不爱听说教,机械性的传达文件,大多是左耳听、右耳出。要想真正起到“正其心”的作用,就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与反面警示震慑相结合。2022年,机场公司采取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庭审、开展“红色家书”诵读、新员工入职廉政教育、岗前廉政谈话等等,打出廉政教育“组合拳”,助力年轻干部干净走好人生路。同时,通过学习典型违纪案例,尤其身边人身边事儿,警示年轻人贪腐没有试错的机会,也没有容错的可能。 制度建设执行“约其身” 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上出了问题。那么,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不到位则是导致违纪违法的直接原因。从典型案例来看,违纪违法者要么是制度大而化之,让人有机可乘,要么是将制度束之高阁,执行时人为的大打折扣,最终导致一人违规,环环失守的情况。因此硬性制度约束要与软性教育引导同向发力。自2018年以来,呼伦贝尔机场先后经历了两次制度执行审计和巡察。通过这两次大“体检”,机场公司持续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等7项制度建设,对103项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整改、纠偏。这期间,机场公司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问题整改“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通过制度建设和执行的约束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让“有心之人”,“无机可乘”。 监督保障“修其行” 年轻干部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严管,通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形成不敢腐的震慑。另一方面,要建立年轻干部思想、行为动态监管体系,既关注“八小时内”的表现,也关注“八小时外”的爱好和圈子。针对年轻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常“咬耳扯袖”,多“红脸出汗”,最终形成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近年来,机场公司通过人力把好选拔聘任关、纪委提出廉洁回复意见关等,在年轻干部录用考察中注重政治修养、品行操守,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同时,重点加强对管人、管物、管资金等关键岗位的监督检查。常态化运用“四种形态”,对发现的年轻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常“咬耳扯袖”、多“红脸出汗”,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目前,机场公司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正在持续深入推进中。通过教育、监督双管齐下、综合施策,努力使机场公司干部队伍始终是“一泓清泉”。 |
下一篇:额济纳旗机场收到旅客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