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18:31来源:看航空 作者:航空
|
机上餐食必须由符合资质的航食公司生产制作,经过严格的食品安全把关。原材料采购方面,海南航空航空食品的原料采购除了需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原料供应商的各项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外,还通过感官检查、测温等方式对原材料进行验收,同时每批次产品都必须提供食品检测报告,只有所有检测合格的产品才会被接收。
加工关 在初加工阶段,海南航空工作人员会对新鲜蔬菜、水果等原材料进行清洗消毒。同时,该环节会对原材料进行再次筛选,避免瑕疵产品或异物进入生产环节,为航空餐进行第二次把关。热加工阶段,“74”、“15”是两个关键数字,所有肉、禽、海鲜类食材需进行熟化杀菌处理,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规定的最低温度限值74度,并至少保持15秒。而航空餐作为冷链食品,在热加工后需进行速冷处理,烹调后的食品,必须迅速推入速冷(凉)机内冷却,要求在2小时内从57℃下降到21℃以下。 在加工过程中,为防止致病微生物的生长,食品组装会在清洁的专用车间进行。根据《航空食品卫生规范》要求,如航食操作间环境温度在15℃左右,要求组装过程必须控制在45分钟内完成。 冷藏关 装配好的航空餐,生产操作人员必须迅速放入0-5℃的冷藏库内进行过渡冷藏,等待配送上机。出厂前,工作人员还需通过目测、金属探测等手段对产品进行最后一次异物排查,依据相关食品安全标准,随机取样进行微生物及其他指标的检验,同时为了保证餐食质量,海南航空要求全程冷链运输。 装载关 从运输上机到机上呈现,海南航空客舱乘务员也为旅客筑起“安全防线”。首先,在信息查验方面,当冷链食品通过专用航空食品车配送上机后,客舱乘务员对其相关安全信息进行再次查验。安全信息需包括供餐航班号、食品出成品库时间、冷链食品出库时表面温度、配送的储运温度、出厂检验合格标识等相关信息,验收合格后方可装载上机。 装载完毕后,海南航空客舱乘务员还会对上机餐食进行清点,检查生产日期标签并对餐食进行感官检查,如发现有外包装破损,餐食变质、涨包等质量问题的产品,则立即上报并更换产品。而上机后的温度防护也同样重要,针对出港带二段餐、回程餐的航班,机上会配备干冰对餐食进行温度防护,客舱乘务员需一并清点干冰数量,以确保餐食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为给旅客带去更舒适、安心的乘机体验,海南航空自8月11日起,在国内全航线快速恢复公务舱高保真耳机、经济舱毛毯、多种饮品及冰块的配备。同时,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郑州、兰州等出港航班恢复热食供应,北京=深圳、广州航班恢复精品餐食标准,增加中西式餐食选择。 未来,随着疫情政策逐步放开,海南航空将继续遵循控股股东辽宁方大集团提出的“四个有利”企业价值观,践行真情服务理念,从细微处入手,想旅客所想,做旅客所需,加大服务投入,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不断对服务产品进行升级迭代,通过与国内外多家顶级人气餐厅合作,推出精美菜肴,同时打造特色美食地图,在西安、北京、厦门、长沙、广州、成都等城市出港的航班推出具有浓烈地方风情的特色美食,让旅客在万米高空感受“家”的味道,带给旅客全方位的五星服务体验,真正做到守护每位旅客“舌尖上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