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聚力突破谱新篇 中国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运行一周年

时间:2021-09-17 09:17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其实,在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像姜明这样的行业专家有很多。在民航局政法司等司局支持下,学院建立了由“局方领导、知名专家、民航高级监察员、民航监管一线监察员”组成的校外师资库,100余名行业精英不仅涵盖各监管专业,还包括法律、大数据、民航组织等领域。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原则,通过局方选派、校内选调、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分阶段、有计划地引进了25名专职人员,建立起一支专门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与保障队伍。同时,在飞行学院各二级单位教学师资的基础上,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还建立起一支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监察员培训师资队伍,实现了学院师资与行业师资的优势互补。
  在教学实施环节,在飞行学院的支持下,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首创民航行业干部培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飞行学院督导、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督导、责任单位督导的“三级督导”。在培训结束后,学院及时收集参训学员建议意见并进行分析改进。“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帮我们打开了飞标、空管、运输、航安、经济等各个专业领域的大门,让我这个具备一定民航从业背景的人都觉得眼界大开,很多新进入民航行业的监察员更是受益匪浅。”来自东北地区管理局的郑永涛在首期监察员通识培训毕业式上如是说。
  “我们的培训课程在关注学员业务能力、管理能力、法治能力‘三个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加强调‘一个素质’政治素质的养成,通过学员党支部建设,强化政治引领”。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党委书记罗亚光说,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高度重视对监察员培训的政治素质培养和纪律作风养成。学院在培训期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同时将贯彻落实民航局“三基”建设、作风建设等工作要求积极融入监察员培训工作中,帮助监察员尤其是新监察员“系好职业生涯第一颗扣子”,把为行业输送更多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的优秀监察员这一初心实践在行动中。
  发挥监管支撑作用
  推进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
  开展民航监管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配合政府职能转变,为行业监管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咨询支持,为维护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实践指导,推进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中国民航参与国际民航业竞争是民航局赋予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的职责。
  “行业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大与增加监管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受限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当前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刀刃向内,不断挖掘行政机关自身潜力,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也需要充分发挥监管支持机构的作用和力量,充分借助第三方力量开展工作。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在这方面应当发挥更多作用。”郭仁刚对于学院发挥民航监管支撑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
  监管效能审计是监管工作自我完善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年来,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根据民航监管工作运行特点,以监管审计为抓手,制定了监管审计实施程序,有效发现监管工作的缺陷,搭建包括民航监管责任要求、监管目标要求、监管效能要求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管理循环提升有机衔接的监管审计实施架构,建立民航监管效能提升的常态化自我优化机制。其间,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开展了深入调研,了解了国内外政府监管的相关研究,国内其他行业、领域部门的监管模式,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考核的内容和华北局、东北局、西南局等关于监管绩效考核的工作思路,赴华东局研讨交流了《行业监管模式改革评价体系》,探讨了监管审计思路;建立了监管效能审计工作研究机制,组建了包括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飞行学院其他二级学院、华北局、华东局人员在内的监管审计工作研究团队。在民航局政策法规司的指导下,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从监管效果、监管质量、监管规范、监管效率方面建立起监管审计的指标框架,探索以科学的量化指标,在程序规范的基础上反映监管工作各环节的实施水平高低。相关人员介绍,预计今年9月完成除行政许可工作以外事项的监管审计指标体系的初步建设,并在华北局范围内试点使用,力争在11月面向全国征求意见,今年底前完成上报建议稿,为明年试点开展监管审计奠定基础。
  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通过研究建立监管问题原因分析框架,为民航行政机关开展监管自查提供理论支持。目前,学院就持续分析监管问题原因已经构建了分析框架,对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监管管理原因、体制机制原因进行分析,确保监管自查更具有针对性,逐步建立基于“双盯”理念的系统分析框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监管效能的有效途径,支持民航行政机关不断改进工作、提升监管效能。
  法定自查是近年来民航局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推进法定自查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2021年5月~7月,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先后完成了6家企业的法定自查评价试点工作。据介绍,此次试点工作设置了16项基础类评价标准和28项提升类标准,按照“文文相符”“文实相符”的原则,从八个方面对包括航空公司、运输机场、145部维修单位进行检查。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完成了《关于民航单位法定自查有关问题的通告》(咨询通告)的修改和《法定自查工作指南》的编写,为民航企业法定自查工作向纵深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民航“双盯”监管模型研究也已形成初步成果,研究成果将为民航行政机关开展基于组织系统理论的“双盯”监管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也将为民航企业开展基于“盯组织、盯系统”的法定自查工作提供指导。
  推动监管理论研究
  建设一流民航治理国际化合作平台
  理论指导实践,制度保障发展,对民航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在客观上迫切要求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按照民航局统一部署,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正在着手开展中国特色民航监管理论体系研究工作。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聚力突破谱新篇 中国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运行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