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2 21:38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 2020年3月开始,随着国内疫情褪去、海外疫情蔓延,东航物流又踏上了新的抗疫运输航程。 东航物流多次承接了外交部为中国留学生提供防护物资“健康包”的运输任务,还为世界各地抗击疫情搭起可靠的物资空中补给线,给物资需求方和采购方提供了涵盖物流供应链全流程,包括空地运输、机场货站、报关、送检、装卸全环节的一站式服务,有力呼应了中外用户的需求。 为提升抗疫物资全球运输的保障能力,东航物流一方面依托大东航的丰沛资源,打造了中国民航规模最大的“客改货”改装宽体机队,一方面在上海主基地国际货运航班的基础上,将国际货运业务在国内更多航点启动,方便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就近连通出口空中大动脉,南昌、南京、西安、昆明、广州、深圳、北京、青岛和武汉等地的“客改货”国际航班由此开通。 随着防疫运输,东航物流的货运航班除了执飞传统航点,还通达了日内瓦、柏林、萨格勒布、珀斯、米兰、孟菲斯、圣多明各等之前未曾涉及的洲际航点。 截至2020年底,东航物流已与东方国际、绿地集团、复星集团、日本花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武汉大学校友会等100多家知名企业、团体组织及海外爱心人士携手,完成抗疫物资总运输量近7.2万吨,往来于61个境内航点和40个境外航点。 与此同时,东航物流旗下的东航货站也在主基地浦东机场,为新加坡航空、韩亚航空、美联航、以色列航空、塞尔维亚航空、卢森堡货航、阿塞拜疆货航、阿尔及利亚空军、西班牙空军、印度尼西亚空军等境外军民航承运人,提供了防疫运输的机场地面保障服务。 2020年下半年,东航物流迎来了一系列标志性的节点:当年10月,东航物流引进2架B777全货机,旗下自有全货机机队规模重新达到10架; 2020年11月11日起,东航物流第一次在上海以外站点固定投放大型宽体全货机执行国际定期货运航班,在深圳机场布局1架B777货机,执行每周各三班的“深圳-阿姆斯特丹”和“深圳-雅加达”货运航线……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在做好防疫运输的同时,东航物流的国际航空货运,持续给力我国企业的复工复产,为各行业企业的物流链给予有力支持,确保“两手抓”、“两不误”。 领衔混改:从精选“跨界伙伴”到上市再出发 2017年6月19日,上海国际机场宾馆,东航人将欢迎的掌声送给了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柳传志、普洛斯(GLP)CEO梅志明、德邦物流董事长崔维星、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等看似“跨界”而来的知名企业家。当天是东航物流混改落地签约仪式,这些“跨界”民航、参与混改的合作伙伴阵容,传递着东航在混改进程中不变的高质量发展初心。 2016年9月,东航物流成为民航领域首个央企混改试点项目,东航集团随后确立了“三步走”路径:第一步股权转让阶段,东航集团专门成立产业投资公司东航产投,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航股份持有的东航物流100%的股权,2016年11月东航物流实现从上市公司的剥离。第二步增资扩股阶段,便是2017年6月,东航物流通过产权交易所成功引入联想控股、珠海普东物流、德邦股份、绿地金控、北京君联五家非国有资本并同步实施核心员工持股,东航物流将这一次引入的伙伴,视为产业链价值链的协同力量和升级要素。 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东航集团和东航物流的相关负责人曾经如是解析这些合作方何以从上百家有意向的企业中脱颖而出:联想控股投资的诸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能够与东航物流需要拓展的市场有效对接;德邦在地面物流领域深耕多年,同东航物流的航空优势能有效互补整合;普洛斯则是目前国内最活跃、行业布局最深入的物流地产企业之一……其他各家投资者,也都与东航有着深入的合作与互动。 依托混改落地后牵手的各方资源,新的东航物流得以在既有航空物流货运产业基础上,整合民营资本的第三方物流、物流地产、跨境电商以及快递产业的落地配等诸多资源,开拓航空物流的进一步转型发展路径。 
 
 
 东航物流为进博会明星展品“会飞的汽车”提供物流服务(东航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