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南航贵州机务“老师傅”的青春之歌

时间:2021-03-24 15:47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张秋皓就是南航贵州公司飞机维修厂飞机安全守护者中的一员,作为生产车间的工段长,他在与飞机“打交道”的四十年里,从一名机务“新兵”成长为备受尊敬的“老师傅”,不仅见证并参与了公司的建设发展,也带出了不少“高徒”,培育了多名优秀的机务人才。

  “张师傅带过的徒弟太多了,不少还走上干部或高级工程师岗位”,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关键词多是“耐心”和“严谨”。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张秋皓经常鼓励徒弟们去反思自己对工作的定位:“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还是打造一件工业产品,是做一辈子机械员,还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想清楚了,再跟着我干。”

  “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培养努力工作的惯性才是最有意义的。作为南航机务人,不能有“抽一边子挪一步”的狭隘心理,而应该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主工作意识。维修工作中,什么都值得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谨慎对待。”张秋皓将“敬畏”二字,深刻融入了自己的工作点滴中,也融入了对青年员工的告诫中。

  “行走的教科书”

  机轮装配是张秋皓从一线维修岗位转岗后,从事的工作。飞机机轮充气工作是机轮装配完成后的一项很普通的收尾工作,也是他几乎每天都要从事到的例行工作之一。由于机轮有其严格的轮压标准,加之为机轮充气所使用的氮气瓶压力较高,因此,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谨慎细心的操作。而他从不因为事情“简单”就掉以轻心。

  从充气管接头的连接紧固、到释压阀检查、氮气瓶开关与压力检查、充气接头与需充设备之间的可靠连接、开启氮气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充气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处的安全位置、充气完成时的轮压检查与工具清点等流程,张秋皓都严格按《机轮装配工艺》规范执行,确保每个操作都安全合规,也因此他常被大家称为“行走的教科书”。

  “选择了机务,就要认真严谨、敬畏生命;选择了机务,就要面对战斗、危无所畏惧,能够迸发摧枯拉朽的力量,直至取得战斗胜利。”他严谨、细致的安全作风,像汩汩清泉流过后辈们年轻而焦躁的心,让后辈们去自省、反思、沉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黑夜的捞针人”

  张秋皓带徒有个“绝活”,就是用最直观简洁的话,传授给徒弟们最关键的工作要义。例如在对飞机夜间的例行检查中,他就自有一套“防错漏办法”。

  “黑夜里机坪的灯光不够亮,怎么才能发现隐患和损坏?除了要用眼睛看,用手电筒照、用手触、用鼻嗅,还要结合检查重点与维修经验,对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与零件进行地毯式排查。”对此,张秋皓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天黑后在地上捞针,每一个犄角旮旯都要弄清楚、查明白,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一次,一名机务新人在进行飞机例行检查工作时,由于稍微走神,走了几十步后,摸摸头,竟然忘了检查到哪个步骤了。张秋皓见后,立即要求检查者从头来过。他说,机务每一项工作都有详细清单——工卡,是公司根据厂家的文件和自身需要编写的,所有项目不得跳过、错漏或者改变顺序,一旦出错后果堪忧。虽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化比较好的空客系列飞机和新一代的波音飞机都有计算自动监控各种内部故障,航后检查时已经实现了打印故障代码清单,有效帮助排除潜在隐患,但仍不能掉以轻心或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因为机器永远无法代替人工的整体判断与精确分析。

  “机务人的心要比针更细,航班运行的安全裕度才能更大、更广。”这是张秋皓的“捞针法则”,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保持“零差错”安全成绩的秘诀之一。

  “倔强的螺丝钉”

  车间与维修厂干部员工都知道,张秋皓有一项很“牛”的技术——仅用20分钟便成功完成飞机发动机点火导线更换,刷新并创下公司该项工作的最短耗时纪录。行业人员都知道,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一般需要7-8小时才能完成,较高效率的也至少需要2-3小时。然而,张秋皓却用了高效工作者不到四分之一的时间就顺利“拿下”,其动手能力堪称“一绝”,不得不说,这和他日常的用心与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项工作非常不容易,更换期间如果一个地方没处理好,可能就会被喷一脸强腐蚀液压油、有毒润滑油甚至飞机污水箱里储存的旅客排泄物。几年前有个刚从大学毕业的新员工,就因为缺乏操作经验而被淋了一身的秽物,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张秋皓心疼徒弟们的辛劳,更抓紧了对这项工作的日夜摸索与学习,反复钻研琢磨其中的业务难点与工作技巧。在他没日没夜、废寝忘食的“攻坚”下,他逐渐掌握了纯熟的操作技能,对每个步骤更是烂熟于心。终于,他“学成”了,快速、准确和高效的保障效率,让同事们钦佩、称赞不已。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南航贵州机务“老师傅”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