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智慧民航: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时间:2021-03-10 18:45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为行业赋能闪耀智慧之光

  这是一段把握机遇的航程。几年来,中国民航把“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航企、智慧监管”这四个建设作为抓手,加速新一轮信息技术在民航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十三五”时期,民航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发展的成效逐步显现,智慧发展的光芒在民航各个领域闪耀。

  在推进智慧航企建设的过程中,东航是国内航企的先行者。早在2009年,东航就明确提出“数字化是航空公司最高形态”的理念,也是从那时起,东航开启了信息化建设的黄金十年。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东航建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商业和技术模式领先的互联网宽体机队,占中国民航空地互联机队规模的51.5%。2020年5月,东航即时通讯MUC软件上线,覆盖总部及分子公司21个基地站、32个国内营业部,覆盖86%的出港航班,大幅提高精细化运行能力,有力推动公司全面复工复产。

  “‘智慧创新’是我们的管理理念,川航也一直坚持以智慧为牵引的发展战略,将其作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市场空间、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鹰表示,“十三五”以来,面对安全风险日益严峻、旅客服务要求更高的挑战,川航以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将“智慧”应用到企业内部组织变革、流程再造、产品创新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航班正常率和旅客满意度。

  东航认为,航企在对外发展和自身优化等方面对科技进步和技术应用有着较大依赖。以数字化、智慧化整合优化民航运输和旅客服务等价值链,不断满足旅客消费升级的需求变化,不断强化内部安全和运营管理能力,将成为航企“双引擎”的重大产业驱动力。

  仅“十三五”时期,东航就累计为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约40亿元,实现了98.5%的IT自动化率,率先成为国家首批,民航独家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标杆试点企业。而作为小型航空公司,东海航空“十三五”时期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保持着每年15%以上的增速,共计投入约8500万元。“这些项目都具有‘花钱不多,效果突出’的特点,十分符合我国中小航企和民营航企智慧发展的现实情况。”黄楚标分析。

  智慧民航建设也离不开航企与机场两大重要行业主体的合作共生。2018年春秋航空与虹桥机场联手,在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设计上线了覆盖值机、行李托运、安检、登机的旅客全自助流程,使其成为国内首个全流程自助比例最高的机场航站楼,荣获联合国“2017年绿色解决方案奖——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解决方案奖”一等奖。2019年,东航率先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推出基于5G+AI的东航智慧出行集成服务系统,成为全球首家推出刷脸值机系统、机舱口人脸识别系统、使用无源型永久电子行李牌等技术的航企。此外,川航在即将投用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四川航空基地工程项目中,也计划从智慧出行、智慧园区方面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智慧航空信息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

  在智慧机场建设方面,2015年~2019年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速位列全国第二的重庆机场颇有心得。“近年来,重庆机场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加快推动信息化建设重大任务、重点工程落地,注重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以及数据资源共享。”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平川说。

  2019年,某外逃三年多的命案嫌犯落网正是得益于重庆机场的智能安防平台。据谭平川介绍,覆盖全场的“天网”智能安防平台,整合全场超过1万个视频资源和安防资源,可实现视频分析、人数统计、告警联动、资产管理、联勤保障等智慧化应用,布控在逃人员303人,连续29年未发生任何机场责任原因安全事故。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节点性工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建成后双航站楼高效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海航集团党委委员,海航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虹宇表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对A-CDM等一系列核心系统进行了升级,还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行李分拣系统、28套安检通道智能回筐系统,为旅客营造智慧出行新体验。

  2019年8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圆满完成三类B进近着陆、HUD RVR75米起飞和国产四级A-SMGCS系统试飞项目,这意味着大兴机场开航即具备世界最高等级的低能见度运行保障能力,也是空管系统加快智慧空管建设步伐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时期,空管系统广泛推广了CDO/CCO、ADS-B等新技术,开展点融合系统、机场地图数据库应用等试点工作,推进GBAS等国产自主卫星导航技术应用和PBCS监控平台建设,CDM信息点播系统服务范围扩展到134座机场。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智慧民航建设不仅是新技术应用,而是面向未来全面的、系统的业务流程智能化转变。要把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作为智慧民航建设的核心,因此,以“智慧监管”监管“智慧民航”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今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就强调了“探索智慧监管”。在2020年12月30日民航局印发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方案》中,也明确了“智慧监管”的概念。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营造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坚持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行,政策引导和依法管理并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为智慧民航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以更高站位拓展智慧之道

  智慧民航建设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十四五”时期,智慧民航建设也将成为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在2021年的民航主要工作任务中,更明确提及了加大科教创新力度,着力拓展智慧建设领域。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智慧民航: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