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7 11:24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通航
2020年3月,顺丰航空机务及地服人员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保障货物装机,全力助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 舟至中流 破浪前行 40年,凝聚了一种力量——深圳民航与时俱进、一往无前,释放出最大活力、激发出最强能量,实现了民航发展跨越式飞跃,更在精神上走向主动、愈加自信。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创新”一直是这个城市的代名词,同时也深深融入到深圳民航人血脉与骨髓。
深圳空管站创造了国内第一个设立与塔台分离的进近管制室、第一个率先对航空器实施雷达管制、第一个自主开发使用电子进程单、第一个实施塔台管制地带运行、第一家开发使用航班运行协同决策系统、第一家开发使用重要天气预警预报系统、第一家实施民航局无人驾驶航空器空中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试点)…… 深圳航空是波音737-900在中国的启动用户,是国内首家开通特色订票电话服务、24小时售票服务和“一小时内免费送票上门”服务的航空公司,率先在深圳推出“网上值机”服务,为民航“无纸化”出行开了好头。 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在假期会有许多孩子往返深圳和内地。“候机楼里父母与孩子分别的不舍触动了我们,才有了想法推出‘无陪儿童’这项服务。”在民航业内率先创新推出“无陪儿童”服务的创始人南航深圳分公司地服部李晓兰说到。目前,这项服务已在全国铺开。
近年来,深圳机场成为了智慧机场建设中耀眼的启明星。秉承特区开放包容和科技创新优势,在机场治理和旅客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结合旅客个性化服务需求,在国内率先推出安检个性化通道、网约车通道、首家承诺全面实现商业“同城同质同价”,联手华为,在国内机场中率先通过数字化转型启动智慧机场建设,规划建设了近100个智慧化项目,包括在国内率先推出差异化安检、启用智能机位分配系统等项目,逐步形成了机场安全“一张网”、运行“一张图”、服务“一条线”的新模式。 造梦,追梦,圆梦——深圳这片热土为无数个人及民航企业开辟了广阔发展空间。自11年前开航以来,毫无航空背景的顺丰快递小哥已成长为肩挑“四道杠”的飞行机长,顺丰航空也已从一架飞机、单条航线的起跑线出发,壮大为目前国内机队规模最大、服务范围触达东南亚、中亚、欧洲的中型货运航空公司。 大疆无人机每一个零件,用到的材料都是“中国制造”。据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排行榜显示,大疆创新排名第五位,估值高达210亿美元。 深圳民航不只着眼于发展,更将“人民航空为人民”的信念根植心中,将责任与担当化作于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一次次抗震救灾、抢险救援、医疗救护,总有深圳民航人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身影。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深圳监管局副局长谭长军与中信海直的飞行员驾驶12架直升机,从深圳出发,开展了直升机救援。“山区的海拔比较高,余震不断,我们的直升机天天要在山沟里飞行,经常眼看着旁边的山体突然滑坡,飞机瞬间被扬起的尘土包围,能见度为零,山体间还有很多高压线,其实飞行任务相当危险,也很有难度,内心也害怕。但是,想不了那么多,坚决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即使再危险也要争取时间解救被困的灾民,及时给灾民输送物资。”谭长军说。 “召必来,来必战,战必胜。”描绘的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深圳民航人大无畏“逆行”的壮举,他们以责任与担当,为深圳守好了疫情阻击战的“空中防线”,更为疫情防控主战场武汉输送了大量防疫物资,贡献了“深圳民航力量”。 在与疫情赛跑中,“深圳速度”再一次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圳监管局督导顺丰航空建立点对点的物资快速运输绿色通道,全国各地物资在深圳集结后,迅速协调顺丰航空货机运抵武汉,后方高效运输为前方争取了更多宝贵时间。随着国际疫情的不断蔓延,针对从深圳运输的国外防疫物资,深圳监管局主动与机场、海关、航空公司沟通,多方协调,顺利保障防疫物资运抵。至5月8日,深圳机场累计转运防疫物资1423985件/12719.20吨,转运辖区捐赠物资1305件,顺丰航空执行防疫物资运输航班370班次,运输总量为7989吨。
计熟事定 举必有功 对深圳来说,当前正处于在新时代二次创业。《意见》明确设立目标: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