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从舱门到家门” 探班上海浦东机场国门抗疫“守门员”

时间:2020-03-23 14:05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中国航空

 

    “从舱门到家门”的战“疫”随时打响

    探班浦东机场国门抗疫“守门员”

    3月19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发布,防控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再升级,在原有16个重点国家基础上,新增8个国家。在入沪前14天内,有这24个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按照规定严格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隔离14天。

    “从3月17日起,浦东国际机场客流陡增,重点防控国家名单的扩容,意味着战‘疫’不断升级。”浦东新区驻浦东机场接送转运工作总指挥王高安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凡是重点国家来沪人员,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全部由上海各区工作人员集中接送到各区“临时集中留验点”;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将一律实施集中隔离。

    为严防疫情输入,上海实施落地后专用通道分流排查闭环、“直通车”接送转运闭环、属地社区管控闭环,确保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为此,一大批党政机关干部换上白色防疫服,彻夜奋战在国门战“疫”一线,近日,《法制日报》记者探班一线,聆听由上海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选派的7名志愿者讲述战“疫”故事。

    70后上战场,法理兼容显奇效

    3月18日下午5点20分,机场调度指挥接到一通紧急求助电话,“12名国际旅客在留验点等待时间较长,情绪很不稳定。”

    经过长途飞行、下飞机、取行李还有出关时的防疫检测,到了留验点,旅客精力大多消耗殆尽,积攒的压力容易在“最后一站”爆发。

    在机场待命的姚军明得知消息后,主动要求去留验点支援。他知道,此时,旅客们一定疲惫交加,最需要的是食物和水,电子设备电量也会不足。但这些东西,集散点也没有很多储备,经过申请,他把为志愿者们准备的供给食品带了出来,又拿了几个充电宝。

    “你们在国外是守法公民,到了中国也要遵守中国法律。”姚军明的一番释法,让几位有些焦躁的乘客顿时平静了下来。接着,他拿出面包、饼干和矿泉水,并告知他们,这些食物不是专门为乘客准备的,而是工作人员自己的供给品,量不多,有需要的乘客可以领取。

    一名德国旅客拿到充电宝和食物后,连连道谢,等到与留验点工作人员交接,姚军明和其他两位随护员才算完成任务,离开时,车内乘客站起来集体为他们鼓掌。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7名从政法委选派的防疫志愿者都是“70后”,有着丰富的政法工作经验,遇到复杂情形,依法处置、以理服人,做到情理法交融,是他们工作的常态,也是优势。

    小语种有招,复杂战况巧应对

    在接送转运过程中,语言障碍,成为开展防疫工作的一只“拦路虎”。

    旅客出关后,顺着指引来到浦东“摊位”——入境人员集散点,面对多国旅客,“政法小分队”坦言即便挖“库存”,也难以应付专业词汇,尤其是一些小语种。“我们在前线战斗,机关内同事知道语言障碍,一些有过硬外语基础的同事主动翻译防范注意事项,为我们临时补课。”

    而在现场工作中,焦躁的旅客大多希望从工作人员这里获知更多信息,了解国内政策。王亚军想到了借助科技力量,多番试用后,大家选定了一款语种丰富、还能够直接录音翻译并语音播报的手机软件。

    “护照已归还给我”,王亚军在手机上输入文字,随即可翻译为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等十多种语言,这是在转运接送过程中要求乘客必须承诺的一句话。

    负责车辆调度的徐和平说,随着入境旅客的增多,原本每天有6到8辆公交车足够接送使用,现在开始缺车,而为了防护安全,每辆公交车最大载客量不得超过13人。

    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零点,浦东新区入境人员集散点已经接送转运2115名国际乘客,这个数字,仍在不断攀升,境外输入防控压力持续加大。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从舱门到家门” 探班上海浦东机场国门抗疫“守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