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解码”制度优势 完善“行业之治”——专访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

时间:2020-01-11 09:25来源:中国民航局 作者:中国航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定。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总结历史经验中“解码”民航制度优势,在分析发展趋势中明确民航制度建设方向,在对标民航强国战略目标中完善“行业之治”,切实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民航领域的生动实践?

  在2020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本报记者围绕推动民航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民航治理效能这一主题,专访了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

  固根基 扬优势

  坚持和巩固制度优势

  记者:今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到,“2019年民航工作大事多、要事多、亮点多,在中国民航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我们注意到,工作报告中对去年成绩总结的篇幅却比往年都要短。请问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冯正霖:去年的民航工作确实是大事多、要事多、亮点多。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民航成立和“两航起义”70周年。在内外部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全行业沉住气、稳住神,确保了安全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服务品质持续提升,深化改革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实现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112个月、8068万小时的安全新纪录,航班正常率达81.65%,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成绩来之不易,必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总结,指导下一步工作。因此,我们改变往年用很长篇幅从安全、发展、服务等业务要素角度总结成绩的习惯,而是侧重通过分析成绩来把握2019年的工作特点。比如,去年我们果断停止波音737MAX-8机型的商业运行、及时对香港国泰航空发出重大安全风险警示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了民航安全、服务了国家战略导向,就是因为坚持了政治站位、战略导向与行业安全技术标准高度统一的总原则。在去年安全工作压力大、外部环境异常复杂、行业自身积累的矛盾依然突出的严峻情况下,我们坚持将处理好安全与发展、效益、正常、服务的四个关系作为行业治理的总开关,确保了全行业安全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和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再比如,我们深刻把握“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坚持用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去年确定的606项改革任务完成率达91.3%,促进了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相互协调,充分发挥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优势。特别是打出暂停飞机起降费标准上浮等降税减费的“组合拳”,为企业成本做了“减法”,为行业发展做了“加法”。再比如,我们协助拍摄的《中国机长》电影热映,让民航受到广泛关注并获得了社会美誉,提振了行业队伍精神风貌。这让我们更加坚信,要凝聚起推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必须坚持用理想凝聚人、纪律约束人、文化鼓舞人。

  从2019年民航工作成绩中提炼出的这“四个坚持”,既是民航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当前全行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是我们在认识论、方法论上的进步,对于指导我们今后民航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今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工作报告系统阐述了推进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目标、基本要求。您认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民航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冯正霖: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民航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没有民航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就没有今天新中国民航的辉煌成就。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历经三轮改革,逐步建立起以航空运输企业管理体制、机场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空管体制、行业公安管理体制、行业协会体制等六大体制为支撑的新型民航治理体系。原政企不分的部门体制转变为企业自主经营、政府依法监管的行业新格局;原国有独资民航企业走向产权多元化,形成了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的竞争格局;投融资渠道的拓宽,调动了地方和社会参与兴办民航企业和机场建设的积极性;空管实现全国一体化管理和运行,提升了运行效率;飞行、机务、空管、乘务、安检等民航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不断拓宽,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行业治理结构不断优化,5家全国性民航行业协会和3家民航基金会也成为民航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时俱进的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仅提升了行业生产效率,激发了行业发展活力,更释放了行业发展空间。如今,我国航空客货运输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总周转量占到世界民航13%,发展规模大、实力强、品质优。62家不同类型的运输企业共同参与竞争,国际国内航线增加到5155条,民航机队规模达3818架,运输机场增加到238个,这充分说明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正在向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迈进。

  这些成绩是一代代中国民航人砥砺奋斗的结果,也充分彰显出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植根于中国民航发展实际、充分借鉴国际民航有益经验所形成的民航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全行业必须增强制度自信,着力固根基、扬优势,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进程中继续坚持和巩固、持续发展和完善。

  勇担当 善作为

  发展完善“行业之治”

  记者:过去,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推动民航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使其更好地为民航发展提供支撑?

  冯正霖:应该说,现有的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航空出行的新期待。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的不断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比如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预计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将在未来5年到10年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民航第一大国。运输规模的增长,意味着行业对资源配置的能力、手段和效率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从国际环境角度看,民航竞争是全球化竞争,航空制造业开发产品、出好产品需要更加完善的适航审定体系来提供支撑;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迫切需要打造覆盖全球的航空物流供应链,构建自主可控的国际航空物流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看,个性化、差异化正在成为航空消费主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给航空运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带来新挑战,迫切需要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结构,完善以真情服务为核心的民航服务质量体系。从技术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的成长,需要与时俱进改进规章标准,探索与之适应的更加有效的治理模式等。民航要从容应对这些国际环境、经济社会、新技术发展和行业自身变化,必须将构建适应性更强、前瞻性更强、引领性更强的制度体系作为民航制度建设的方向。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解码”制度优势 完善“行业之治”——专访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