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植保无人机推广背后的产业难题

时间:2019-05-16 16:30来源:蓝鲸TMT 作者:中国通航

成本偏高、劳力老龄化等成阻碍

 

大彭(化名)目前是大疆在江苏盐城的一位经销商,从事农机销售已经快10年。他所负责的工作主要是面向用户推销无人机,提供售后和培训。

 

在他看来,无人机对传统农业在效率和安全等多方面的改善是明显的;盐城当地作物主要为水稻和小麦,无人机机械化更均匀,效率大概为传统人力的100倍。据另一位大疆人士介绍,传统个人8小时的作业范围在10亩左右,而公司旗下产品能做到1小时150亩。

但在技术更新与相关产品推广的背后,大彭表示仍有些阻碍,并对此表示无奈。

 

“我自己也来自农村,农业植保一直是农民的痛点。植保以前都是用人工,人背着药箱。农药中毒情况高发,我自己的家人也曾遭遇过同样经历。”大彭指出,农药中毒背后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农药的种类和打药的技术。如今通过人工药箱作业的依然有不少。

 

根据央广网中国农村之声2016年报道,每年我国因农药中毒人数超过10万人。对植保作业人员来说,农药随时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而截止到2019年,大彭所处区域,人工药箱作业的比例超过50%,原因在于部分零散的用户,更偏向于节约成本的方式。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植保无人机推广背后的产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