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直升机 >

直升机所设计师陈斌:为打造一流直升机航电奋力奔跑

时间:2019-04-25 13:21来源:中国航空报 作者:中国直升机

 

陈斌
 
陈斌是直升机所航电室总体组的一名设计师,他的名字普通寻常,但在总师和领导的心中,有陈斌在就意味着放心。他的工作涉及导航、火控、武器等多个专业,即使在千里之外的试飞中心也是小有名气。他是技术宅,喜欢把办公桌上的电脑垫得很高,边听着音乐边进行工作。他说,这样写代码颈椎不疼痛,还能收获灵感和专注。
 
“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
 
陈斌在刚参加工作的7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只是分管某一个分系统。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室里安排他做新机POP设计验证项目。
 
POP是航电系统的顶层文件,规定整个仪表板整体布局、中控台布局、开关样式及功能操作、飞行中的显示效果。以前的POP都是使用word文档,软件部门通过文字描述出来的操作和画面,将文字转换成机载代码,工作起来十分辛苦。
 
当型号任务从天而降时,陈斌没有像往常一样照猫画虎,而是认真思考:“我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呢?”
 
说干就干。白天他和其他科室设计人员一起协调讨论座舱仪表板和操纵台布局方案,晚上加班编写文件和仿真程序代码。为了使驾驶员操作程序及仿真座舱的人机功效更优化,他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请教技术专家,频繁与各专业组技术员沟通协调,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借助现有技术手段完成了POP设计验证试验室建设和仿真座舱项目方案设计。
 
后来飞行员到现场感受布置的航电座舱,经过评估效果非常好。陈斌顺利成为该型机航电系统的主管设计。后来总师召集各专业负责人的时候,陈斌发现其他专业的主管设计大都由工作10年以上的“大牛”牵头,对此他非常诧异,同时又感觉压力山大,为此更加努力发奋。
 
对阎良的“爱与恨”
 
不久后,直升机所阎良跟飞队组建,陈斌成为第一批的建队元老。工作中,陈斌是技术大拿,负责现场航电专业的排故保障工作。
 
阎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在外场工作的挑战,不仅仅存在于工作本身。一方面因为外场还不比在家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需要考验保障人员的应变能力、专业知识和统筹能力。另一方面,枯燥、机械的跟飞生活,磨练着每一名跟飞队员的心智。陈斌回忆说,他一年中最多有300多天在阎良,每天的压力都很大。
 
在阎良的5年时间里,陈斌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成为了年轻员工的好榜样。在需要前去机场保障和中午留在机场坚持工作的名单中,总能找到他的名字。在晚上寒冷的机库中、处理问题的电脑前,也总能发现他的身影,陈斌还曾一人完成了多架机的科研调整试飞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新机的航电系统作为全机组套最多、交联关系最复杂的系统,却成为了故障发生率最低的系统,获得了总师、保障团队和试飞员们的一致好评。因此,陈斌也因技艺精湛而声名鹊起,在高级工程师职称答辩上,专家们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已经这么厉害了,还需要来答辩啊!”
 
奋斗者
 
以陈斌等为代表的航电人已经把目标瞄向了下一代航电。他正努力为整个航电室搭建起一个规范的体系,使用信息化系统建立数据库,把以往的设计经验规范化、模型化,为未来直升机项目打下基础。
 
“现在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把个人能力抽象出来,把集体智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有来源、有过程、有结果的标准模块,在国产直升机领域形成行业标准,占领直升机航电领域的话语权。”
 
说起这个,陈斌还另有感触。因为工作的原因,在他10年的婚姻里,他在家的时间只有不到4~5年。“因为出差多,我的妻子选择放弃成就自己,选择照顾家庭和孩子。”说到此处,陈斌十分愧疚,他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头向外一侧,眼中的泪水不停转着,最终还是顺着斑驳的眼角纹流了下来,化作了无声的爱与告白。
 
“所以我现在做的事就很有意义,有了这个数据库和体系,每个新人都可快速了解每个系统的设计原理,将来人人都可独当一面。”
 
陈斌说,做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从实现第三代到第四代航电技术的跨越发展,一代代直升机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用航空报国和航空强国的信念穿透岁月的风雨,照耀着今天和未来的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强烈的责任心必将带来强大的创新力与执行力,在奋斗者们的努力下,打造国内一流的航电研发机构的目标定会实现。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直升机所设计师陈斌:为打造一流直升机航电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