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737Max事故的最新进展及若干问题

时间:2019-03-19 19:53来源:余晟以为 作者:中国航空

1994年4月26日,台湾中华航空B-1816航班在降落阶段坠毁。事故调查显示,飞行员错误把程序设定在了“复飞”,发现错误时人工介入试图压低机头,但电脑反制了人工操作,导致飞机失速坠毁。此次事故之后,空客修改了自动飞行系统的逻辑,如果人工干预操作到达一定的力度,解除所有的电脑控制。

1998年2月16日,台湾中华航空B-1814航班在降落阶段坠毁。事故调查显示,飞行员错误触动了操纵杆,导致自动驾驶程序无端解除,而机组没有及时发现,于是有整整11秒飞机处于无人控制状态。等到飞机开始异常摆动时,机组才发现问题,无奈为时已晚。

总的来说,飞行驾驶是很复杂的事情,波音有因为电脑无法纠正飞行员失误造成的事故,空客也有飞行员无法纠正电脑错误造成的事故。有趣的是,从统计来看,事故归因的分布差不多,超过八成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所以说波音搞出“机械+电传”的操控是怪胎,这是错的。波音一直倾向于保留机械传动,就是因为对电子系统的不完全信任。

波音737Max的发动机增大导致起飞阶段容易抬头失速,这是设计缺陷吗?

在官方结论出来之前,我们很难下这个结论,目前的航空业内的严肃讨论也基本没有关注到这个点。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静态稳定性”。简单说来,它指的是在收到乱流或者阵风的干扰,打破原来的平衡时,飞机是否有回到原有稳定状态的趋势。

传统的飞机设计都强调静态稳定性,否则飞行员必须时刻高度紧张,因为“不一直盯着,飞机就不稳”。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静态不稳定”设计的飞机已经出现,简单说,飞控系统时刻关注飞机的各种状态,调整各个舵面,这样飞机可以“随心所欲”地完成各种机动动作。

不过“静态不稳定设计”目前主要用于军用飞机,可以说,这些飞机离开了电脑完全飞不起来,飞不稳。虽然民用机不需要那么高的机动性,但是电传飞控+静态不稳定性设计可以节省成本,这是航空公司所在意的,所以A320客机在设计时也放宽了对静态稳定性的要求。有飞行员反馈,如果不借助机载电脑,按传统方式来操作A320,就会觉得很别扭,违反空气动力学的直觉,原因就在这里。

737事故的最新进展及若干问题

线传飞控取消了机械传动,让静不稳定成为可能

回到737Max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飞控系统能很好地控制飞行姿态,这个设计在工程上就是合格的。不幸的是,目前来看飞控系统并不能让人放心。

航空事故的调查通常都是漫长而细致的过程,让我们少一点猜测,耐心等待最终原因的揭晓。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737Max事故的最新进展及若干问题